
《深入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政策解讀
?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建設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市政府辦公廳制定印發了《關于深入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就《實施意見》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與重要意義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國家“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美麗中國、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實施意見》的出臺,旨在系統解決我市城鄉建設領域存在的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能源消耗與排放較高、發展方式有待轉變等問題,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構建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其制定依據主要為《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魯政辦發〔2022〕7號),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化細化。《實施意見》的實施,對于我市優化城鄉空間格局、提升建筑品質、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生活方式形成,實現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重點任務與保障措施
《實施意見》圍繞構建綠色發展空間、形成綠色建造方式、推動綠色美好生活、形成綠色治理模式四大工作任務,以確保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目標達成。
在優化空間格局方面:著力構建覆蓋全域的綠色協調發展框架體系。進一步強化青島都市圈在交通、產業、生活三方面的協同機制,持續完善區域內軌道交通銜接以及公共服務資源共享體系。嚴守自然資源承載能力與生態環境容量約束,科學確定城市開發強度及建設密度,全面推進綠色生態城區與零碳試驗區的示范建設工作。同時,同步實施農房能效提升工程、傳統村落保護性開發等美麗鄉村提質項目,致力于打造成為城鄉融合的綠色發展載體,進而形成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的城鄉空間格局。
在轉變建造方式方面:重點推行建筑業全鏈條的綠色革新,全面提升綠色建筑標準應用水平,并在整個區域推廣。政府投資項目需率先示范超低能耗技術體系,建立健全建筑能效動態監測運維機制。深化裝配式建筑規模化應用并加強全過程監管,擴大裝配式裝修與集成化部品部件應用范圍。與此同時,建立綠色建材政府采購目錄與電子化交易平臺,大力發展智能建造產業基地與數字監管體系,完善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機制與再生產品市場化推廣機制,為綠色發展筑牢堅實基礎。
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聚焦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以及傳承保護歷史文脈。系統推進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和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嚴格保護“山、海、城、島”空間格局及“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城市風貌。加速構建以軌道交通TOD開發為核心、慢行系統為支撐的低碳交通網絡,統籌布局綜合管廊與新能源設施,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和人居品質,實現歷史文化活態傳承。
在創新治理機制方面:建立市、區兩級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專項規劃體系以及重點片區技術指引,深化年度體檢與五年評估機制,將體檢發現的問題轉化為城市更新與建設重點任務。依托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實現市容環衛、社區服務等領域的智慧化治理。整合老舊小區改造與完整社區建設資源,采用嵌入式方式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系統性提升綠色發展治理效能,使城市治理更高效、精準。
在加強組織實施方面:建立多部門協同推進的責任機制,壓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完善綠色金融工具與財稅激勵政策供給。強化技術智庫支撐與行業標準制定,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與常態化培訓宣貫,健全政策、技術、人才保障機制,以確保綠色發展任務高效落地,為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