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市黨委和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管委,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中央、省駐青各單位,青島警備區:
《青島市“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青島市委辦公廳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青島市“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
專項行動方案
為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通過開展專項行動,實現營商環境、作風能力、發展質量“三個大提升”。
——實現營商環境“大提升”。全面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優服務提效能強保障,推動營商環境競爭力在全國第一方陣進位爭先,市場主體滿意度顯著提高。
——實現作風能力“大提升”。聚焦深層次問題抓整治,深化擂臺比武、賽場選馬,倒逼廣大干部自覺踐行親清政商關系,爭當服務企業的“實干家”。
——實現發展質量“大提升”。堅持以發展質量檢驗營商環境成效,建立“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良性機制,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聚焦優化“六個環境”,深入開展“六大專項提升行動”。
1.優化政策環境專項提升行動。深入貫徹落實上級一系列惠企政策和工作要求,結合實際推出更多“立得住、叫得響、真管用”的政策舉措,狠抓政策兌現落地。重點查找整治惠企政策供給不到位,落實上級政策打折扣、搞變通、做選擇,惠企政策宣傳和兌現不到位、落地周期長、紅利釋放不充分等問題,強化政策集成供給和跟蹤問效,切實提高企業獲得政策便利度和實效性。
2.優化服務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堅持“有事必應、無事不擾”,切實增強為企業服務意識,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大力提升服務效能。重點查找整治服務企業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吃拿卡要”“庸懶散拖”“推諉扯皮”,政務流程不優化、“網通數不通”,企業、群眾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全力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打造溫馨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3.優化要素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大力提升全要素供給能力,堅決打通各種堵點難點,為優質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暢通保障渠道,提高配置效率。重點查找整治保障重點項目落地中土地供給、工程建設、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中梗阻”,服務企業發展中幫助爭取各類資源要素不主動不及時等問題,切實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
4.優化市場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全面落實深化市場準入改革部署,堅持“非禁即入”,向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開放場景資源,嚴格規范市場監管標準規則,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提升市場開放透明度。重點查找整治設置不合理條件、歧視性條款排斥市場主體,人為干預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市場監管不規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問題,堅決打破各類隱形壁壘,打造充分開放、活力迸發的市場環境。
5.優化法治環境專項提升行動。牢固樹立依法辦事理念,強化法治政府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升司法保障水平,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重點查找整治法治意識不強,“新官不理舊賬”、濫用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涉企司法不公正,甚至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問題,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6.優化人文環境專項提升行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創新創業最優生態。重點查找整治對企業重視程度不夠,不愿為企業站臺、與企業家打交道,“官本位”思想較重,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不高,創新創業載體建設不足等問題,切實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范圍對象
專項行動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和部分中央、省駐青單位中開展,根據承擔營商環境任務情況,共分三個方面。一是市級層面確定10個重點領域和35個參與單位,作為專項行動重點對象;二是其他市直部門(單位)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開展;三是各區(市)、功能區參照市級層面做法組織實施,形成上下聯動、一貫到底的工作局面。
二、步驟措施
專項行動從2023年3月開始,到年底結束。總體上分為學習動員、查擺問題、整治整改、擂臺比武、督導考核、建章立制6個步驟,查擺問題、整治整改貫穿專項行動全過程。
(一)學習動員
1.廣泛組織動員。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動員大會,印發專項行動方案,組建工作專班,全面啟動實施。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緊密結合實際制定專項行動方案,突出各自特色,廣泛發動,全面鋪開。專項行動方案于3月31日前報送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2.深入學習討論。重點做到“三個強化”:強化政治引領,各區市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普遍召開1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強化政策學習,通過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等方式,系統學習《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制度;強化警示教育,編發我市近年來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以案明紀、以案說法。
3.營造濃厚氛圍。將4月定為營商環境“集中宣傳月”,統籌資源、創新形式,開設“優化營商環境青島在行動”專欄,投放主題標語,制作營商環境專題片,講好營商環境“青島故事”。常態化宣傳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開展“我為營商環境獻計策”活動,舉辦先進典型報告會,持續掀起優化營商環境熱潮,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濃厚氛圍。
(二)查擺問題
1.部門(單位)全面查。堅持刀刃向內、自查自糾,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帶頭查,黨委(黨組)專題研究,形成第一批自查問題清單,于4月20日前報送市指揮部辦公室。深入開展“局長進大廳”活動,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每季度在市民中心等一線辦事機構開展服務不少于1天,零距離了解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各區(市)對2022年以來“簽約未落地”項目進行集中排查,全面起底問題,找準癥結根源。
2.市級層面重點查。堅持抓重點、重點抓,圍繞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設立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營商環境監測點,建好用好營商環境會客廳等政企溝通平臺,深入查擺營商環境深層次問題。實施“護航營商環境打造親清島城——紀委監委在行動”專項工作,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和巡察“回頭看”,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組織營商環境專項督查,建好用好“專家委員會”“媒體觀察員”“體驗官”三支隊伍,常態化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問題。
3.面向社會廣泛查。廣開投訴舉報渠道,在“青訴即辦”訴求解決平臺、紀委監委舉報投訴平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等設立專區,受理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主動傾聽市場主體呼聲,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問卷調查,用好問政青島、行風在線等媒體平臺以及第三方機構力量多視角查擺,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三)整治整改
1.及時咬耳扯袖抓整改。各區市各部門各單位對掌握發現和市指揮部辦公室轉辦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該誡勉的誡勉,及時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建立自查問題清單跟蹤整改機制,主要負責同志靠上抓,應該馬上改的立即改,需要持續改的及時提醒改,實行銷號管理,確保整改到位。
2.嚴肅執紀問責抓整治。堅持依規依紀依法,對損害營商環境深層次問題快查快辦、嚴查嚴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疑難復雜、干擾多、阻力大、社會影響惡劣的,提級辦理、掛牌督辦。及時通報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形成強烈震懾。
3.堅持需求導向抓提升。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圍繞查擺出的問題,全面梳理市場主體需求,逐條研究推進優化措施。圍繞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各責任單位認真梳理《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規劃(2022—2024年)》、爭創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等重點任務推進情況,未完成的加速推動,已完成的持續提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經驗”。
(四)擂臺比武
1.市級層面比。市級搭建互比互促載體,組織開展專題擂臺賽,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主要負責同志登臺打擂,擺問題、亮目標、談思路、列舉措,現場評議打分,成績全市公開,排名末位的部門(單位)下次繼續打擂,營造比學趕超、加壓奮進的生動局面。
2.系統領域比。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加大對本行業本系統的統籌指導力度,聚焦重點任務、突出問題,采取定期打擂、觀摩評比、指標排名等方式,對干得好的加油鼓勁,讓干得差的紅臉出汗。
3.單位內部比。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綜合運用述職評議、重點工作推進評比等手段,廣泛開展內部處室、干部之間擂臺比武,評議結果作為年度考核、平時考核的重要參考。
(五)督導考核
1.強化重點攻堅。市委派出巡回督導組,對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巡回督導,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進行聯絡服務,跟蹤督辦、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突出問題。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對攻堅事項逐一列出時間表、路線圖,每季度向市指揮部辦公室報送1次攻堅情況。
2.強化一線調度。市級層面對營商環境突出問題進行一線督辦,實地查看整改進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對重要任務、重要指標,以及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反映的問題,實行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疑難急要問題現場召開黨委(黨組)會議頂格協調、高位推動、掛牌銷號。
3.強化過程管理。市級層面綜合運用調度、打擂、督導、考核、通報、排名等手段,加強過程控制和細節管理。各區市各部門各單位要大力推行“四化”“六可”工作法,每項重點工作具體化、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做到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可評比、可督查、可評估,確保時間、進度、效果相統一。
(六)建章立制
1.全面評估總結。堅持以評促改、以評促優,健全市場主體評價營商環境機制,每半年開展一次專項行動效果評估,綜合經濟運行、市場主體滿意度、群眾滿意度以及整治整改、打擂比武、督查督導等情況,對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進行等次評定,結果公開通報,納入綜合績效考核。
2.深化制度創新。及時總結提煉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打法,上升到制度層面固化下來。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打造營商環境政策高地。
三、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指揮部,下設辦公室,承擔指揮部日常工作。市級重點領域、參與單位和各區(市)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主要負責同志要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工作統籌,堅持用專項行動促進中心工作,堅決防止“兩張皮”。
(二)強化協同聯動。各區市各部門各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對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事項,加強上下之間、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解決各類頑瘴痼疾。
(三)強化獎優罰劣。堅持賽場選馬,對專項行動組織有力、成效明顯的區(市)、市直部門(單位)和干部,大力褒揚、大膽使用;對開展專項行動敷衍應付、走形變樣,以及營商環境問題頻發、整改提升不力的,按規定嚴肅問責,問題嚴重的堅決處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