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墨區突出問題導向,全員發動、系統治理,全面開展小微企業安全生產規范提升工作,推動安全生產能力實現“三個轉變”。
一、排查見底、建章立制,推動分散監管向系統治理轉變。依托“1+2+N”(1名街鎮工作人員、2名網格員、N名黨員群眾)摸排機制,起底式摸排并為生產經營單位生成安全生產“畫像”,做到底數清、風險清。出臺《關于幫扶小微企業安全生產規范提升的意見》,建立“1+5+6”(1個專班、5項機制、6項措施)全鏈條監管體系,系統實施小微企業安全生產規范提升工作。聯合審批、市場監管、水務、電力等部門,共享注冊登記、水電費等信息,為嚴格規范監管提供支持。按照統一出租、統一規范、統一監管的模式,對工業樓宇、廠房集中區開展規范提升工作,推動安全管理從碎片化向系統性轉變。
二、問題導向、靶向施治,推動被動整改向主動預防轉變。聚焦粉塵涉爆、動火作業等重點領域和高風險環節,開展“小灶式”專項整治,重點檢查涉粉塵企業,閉環整改問題隱患。針對小微企業不會查等問題,編制規范化、標準化排查清單,制作掛圖和手冊,組織入企張貼,為企業自查自改提供指導。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形成“企業自治+全民監督+網格巡查”的舉報體系,發動群眾、職工查改身邊隱患。
三、資源融合、共治共享,推動單打獨斗向鏈式共治轉變。指導重點行業領域組建行業安全聯盟,構建“政府主導+協會協同+企業參與”模式,以行業自律規范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引導汽車產業鏈整車上游企業,建立健全產業鏈標準規范,對相關配套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實行整體把控,推動業務合作提升。圍繞燃氣、消防、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等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領域,由國內高水平專家組成“共享智庫”,為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技術和智力支持,已幫扶指導高危行業企業197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