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2025年以來,市應急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持續抓好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各項任務,全市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一)堅持綜合施策,全力穩控安全生產形勢
一是壓實安全責任。修訂燃氣設施、液化石油氣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管理制度。完成高新區等5個省級以上功能區安全生產規范化試點。在海上觀光、高層樓宇等21個高風險領域開展“揭榜掛帥”治理攻堅。出臺“九小場所”重點督導檢查事項清單,深入開展歲末年初綜合督導、全國兩會明查暗訪、安全生產專項督導檢查等行動,曝光突出問題978個。嚴格責任事故警示教育,制作6類10起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以案示警、以案促改。
二是深化隱患整治。統籌開展冬日安瀾行動、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全市各級檢查企業3.3萬家次,排查整改問題隱患5.8萬項。聚焦事故易發多發領域,深入開展“三違四業”專項整治、“一件事”全鏈條治理、重大事故隱患清零等集中攻堅行動,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隱患2134項,掛牌督辦175項。完成中央安全生產考核巡查一季度延伸檢查迎檢,閉環整改問題隱患106項,辦結群眾舉報線索8條。
三是抓實行業監管。深入開展高危細分領域等專項整治,整改問題隱患107項。完成20家危化品重點企業高風險作業協作機制建設,對8個危化品建設項目和5家檢維修企業聯審聯檢。開展生產建設非煤礦山全覆蓋“審計式”檢查,排查整治問題246項。開展粉塵涉爆企業暗訪檢查、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完成4340家相關企業幫扶指導,整改問題隱患356項。深入開展“護安四季·冬日安化”“助企合規?示范扶企”等行動,市、區兩級幫扶、檢查企業4254家,發現整改問題隱患19173項。
四是推動本質安全。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雙重預防機制融合建設,3家(工貿)企業通過國家一級標準化評審,6家(非煤礦山、工貿)企業通過省二級標準化評審。深入實施“三化改造”,完成五種高危工藝企業13套裝置全流程自動化改造,新增安裝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企業864家、電焊機“加芯賦碼”8984臺。創新地下礦山“無視頻不作業”“智慧管礦”項目,35個風險較高井下作業面實現動態監控。
(二)堅持防治結合,穩步夯實災害防御準備
一是綜合減災高位統籌。建立市防減救災委辦公室與7個指揮部、2個專項小組辦公室及62個成員單位的常態化聯絡機制,推動跨部門高效協同。出臺《鎮(街)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指導意見》,修訂《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指導意見》。常態化開展自然災害風險會商研判、預警預報,編發災害天氣風險預警信息399條,發布公益提示短信230萬條。組織對全市741個重大基礎設施、5831個設施點位涉災風險隱患開展排查,整改管控各類風險隱患846項。
二是防汛救災協同聯動。建立《防汛防臺風重點部位及重要資源清單》,明確“三級九類”2308處防汛風險點,“一點一策”落實防汛救援責任和救援準備、應急處置等措施。建成鎮、村兩級2230支、25105人防汛隊伍,配備救生艇、應急救援車輛等大型救援設備。編制與毗鄰地市間的交界河流流域圖和《區域防汛應急聯動處置方案》,強化跨區域協同防汛能力。
三是森火撲救科學高效。建成“六位一體”森火監測體系,新建27處森林火險因子監測站點、2733處高山監控、卡口探點。修訂“一區一冊、一山一案”,開展“四不”演練、夜間拉動、跨區聯合演練52次。探索應用合成指揮、空地一體等戰法,高效處置“3·19”七曜山、“3·21”坡盤頂等火情。防火期內對重點鎮街、林區實行滾動式明查暗訪,檢查重要點位648處,閉環整改問題391項。
四是震害防御超前布局。把好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關,完成青島液化氣張應分輸站等5項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組織地震重點危險區農村房屋調查,摸排重點危險區C級、D級房屋4312棟。制發海上風電工程等5個地震安全服務技術指南。加強震情跟蹤監視,開展48次地震及災害風險趨勢會商。
(三)堅持協同高效,定向強化應急處突效能
一是應急指揮體系不斷健全。深入開展全市應急指揮體系專項評估,完善市、區、鎮三級應急指揮體系。建成“四警聯動”機制聯席會議制度、極端天氣精準短臨預警及叫應工作協調機制,逐步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突發事件指揮處置架構。
二是應急處置能力穩步提升。修訂《青島市應急指揮部工作手冊》《突發事件處置流程圖》,協調處置各類突發事件247起。開展“兩車一機”檢驗性拉練17次、“三斷”托底應急指揮通信裝備拉練18次。編制《青島市應急指揮綠波通道線路圖》,提升應急指揮終端快速抵達現場能力。
三是應急準備效能持續增強。編制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持續推進總體預案編制,梳理完成75個市級專項預案目錄,指導完成市、區兩級專項應急演練47個。全市建成國家級應急救援隊伍2支、省級隊伍4支、市級隊伍33支,以及27類、422人應急管理專家隊伍。
四是應急保障基礎穩固夯實。修訂《青島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發揮災害綜合民生保險普惠作用,救助受災人員789戶、2169人,完成賠付1343.30萬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保障6萬人的市級應急救災物資達標工作。
(四)堅持固本強基,穩步提升社會協同水平
一是法治進程持續深入。制發《青島市規范應急管理涉企行政檢查管理辦法》,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解讀,超2.9萬家企業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排查事項清單》。深化“秒批+承諾制”、三零e辦等特色服務,辦理各類行政許可210項。堅持“有解思維+政企合作”,協助企業破解涉氫混合氣充裝、半導體等項目審批難題。
二是風險數控穩步提升。開展“數智青安”行動,研發應急管理大模型,加快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二期項目,累計監測和報警預警各類事件險情1.1萬起。深入推進市辦實事,為60歲以上的農村低保戶和分散供養特困家庭安裝獨立式一氧化碳報警器,有效減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發生。
三是宣教培訓延伸擴面。實施企業主要負責人、從業人員安全素質能力提升行動,開展“開工第一課”“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等活動,累計培訓93.1萬人次。推行企業內訓師制度,在全市826家企業選拔培養安全內訓師3000名。開展特種作業、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人員定向培訓超23萬人次、專項應急逃生演練404萬人次。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深入開展全民安全素質提升行動,累計覆蓋群眾、職工超1322萬人次。
四是社會發動走深走實。采取線上線下融合等方式,組織400余家企業開展“助企合規·公諾信安”執法服務活動,通過規范執法,引導企業安全管理向“自律”轉變。推進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工作,全市4.18萬家企業建立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員工主動報告隱患5.81萬項,累計發放獎勵341.08萬元。
二、下半年重點工作
下半年,市應急局將緊密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和市政府決策部署,踐行“一防二減三救”工作理念(“防”字當先、“減”字著力、“救”字托底),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落實:
(一)強化安全治理綜合統籌。發揮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統籌牽引作用,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工作要求,突出抓好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深入推進電動自行車、建筑保溫材料等“一件事”全鏈條治理。聚焦高層樓宇消防、海上觀光垂釣等21個安全生產問題多發領域,深入開展“揭榜掛帥”治理攻堅行動。
(二)推動安全生產預防式轉型。深入開展“七抓七促”預防式安全生產工作,聚焦明權定責、本質安全、網格管理、專業賦能、風險研判、隱患治理、社會共治等7方面重點任務,全力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深入開展“三違四業”專項整治、重大事故隱患清零等集中攻堅行動。
(三)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堅持依法依規打非治違,持續開展“聯動夯基礎”聯合執法活動和示范式執法,穩步提升監管執法能力水平。抓好化工行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危化品易燃易爆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重點工貿企業和非煤礦山診斷式檢查,助力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四)做好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建立較大及以上災害事故應急響應工作機制,明確市防減救災委統一指揮模式。統籌強化防汛防臺風、突發極端天氣、森林火災火情等自然災害風險防范應對,適時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推動問題隱患閉環管理。加快年度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
(五)扎實提升應急處突水平。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二期建設。鞏固強化三級應急指揮部體系。持續推動基層綜合應急救援站建設,配強鎮(街)、村(社區)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鞏固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水平。完善應急救災物資管理工作機制,做好應急物資保障各項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