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島市的企業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口頭禪——“有事找大為”。他們口中的“大為”正是長期扎根企業登記注冊一線窗口,把工作干到企業群眾心坎上的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行政審批服務一處副處長,2022年作為全國同類城市政務服務領域唯一代表,獲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的張大為。
在企業登記“小窗口”,他一干就是20余年
2001年,在基層工商所工作七年半的張大為被選調到市北區工商分局企業注冊科。彼時,大批民營企業家投身創業大潮,從坐在辦事窗口那天起,張大為就認識到窗口工作并非簡單地受理、審批材料,而是一項涉及法律、政策、社會公益等方面的系統工程,于是他默默堅定了一個信念:“要辦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執照。”窗口工作20余年,張大為鉆研業務,累計辦理企業登記十萬余件并保持“零差錯”“零投訴”,他把工作經驗提煉形成“大為一二三四五十工作方法”和“十步工作流程”,帶動同事扎根一線服務發展。在破解我國汽輪機行業某重點企業因股東惡意串通導致停產停業6年之久的困境時,他帶領業務骨干前后10余次參與公司股權糾紛專題研討會,最終成功指導企業制定了對10家控股子公司的吸收合并方案,幫助這家年產值超20億元的企業涅槃重生。
在商事改革的“深水區”,他勇挑使命責任
2019年,青島市成立“僵尸企業”處置、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專班,面對81戶“僵尸企業”和79家國有企業改制或出清的重大任務,張大為主動請纓參加。經過一年奮戰,張大為圓滿完成任務,專班收回國有資產5.6億元,安置職工4000余人,發放政府補助資金3.6億元。作為一線審批人員,他還利用日常審批間隙找企業負責人聊天,把他們的意見建議收集起來,和同事一起深研細悟上級改革動向,積極爭取并圓滿完成16個國家層面、26個省級層面試點任務,開創諸多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創新思路和先進做法,獲得國家級獎項11個、省級獎項8個。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他們整合優化8個部門63項數據信息,實現企業開辦、變更、注銷“一口受理、數據同步、一站辦結”,流程簡化80%以上;組建服務保障重大項目“金牌團隊”,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2000余個。
在服務發展的“最前沿”,他展現為民擔當
獲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后,張大為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面對辦事群眾日益多元的訴求,他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讓企業更有獲得感。2023年6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大為工作室正式啟用,設在服務企業群眾“最前線”的青島市民中心,先后接待企業群眾1500批次,為海爾集團、聯儲證券、華潤置地等破解發展難題180余個。為了讓“大為式”干部不斷涌現,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青島市民中心選樹了76個“大為示范崗”,匯聚一大批青年業務骨干到改革創新和服務企業群眾一線的火熱實踐中練就真本領、硬功夫。2024年,張大為工作室開始在全市十個區(市)布設基層工作站,實現讓更多企業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專業化的“大為服務”,助力經營主體在創業之路上走穩行遠。于平凡中鑄就不平凡。“大為窗口”“大為精神”已成為青島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金字招牌”,正在匯集越來越多的為民服務力量,讓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服務惠及千企萬戶。
?
文章已被《黨員干部之友》2025年第4期刊發
來源:燈塔黨建在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