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滄區法律援助中心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以人為本,服務為先,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宗旨鐫刻在每一次服務之中,通過打造“暖心五辦”黨建服務品牌,把黨的關懷與溫暖轉化為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的實際行動,讓法律援助成為守護萬家燈火的堅實橋梁。
?
開辟綠色通道,實現特殊群體“優先辦”
為老弱病殘、農民工等特殊群眾開辟維權“綠色通道”,提供“即時受理、即時審批、即時指派”服務。2024年,李爺爺連夜坐火車來青尋求援助,中心當即為其開啟“綠色通道”,采取經濟狀況“個人誠信承諾制”,用“加速度”服務讓老人當日踏上返鄉火車。
?
深化減證便民,推行容缺受理“馬上辦”
依據《山東省法律援助服務標準》,制定“容缺受理”機制,針對申請人存在訴訟時效將屆滿等緊急、特殊情形的,可先行為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后補辦相關手續,打造“一次辦好”新模式。
?
創新管理思路,實施案件指派“點援辦”
組建由119位執業律師參加的法律援助律師團,按照律師擅長領域劃分為勞動爭議、婚姻家事、刑事訴訟等九大服務團隊,由受援人自主選擇辦案律師,進一步提升律師指派的規范性和案件辦理的專業性。
?
優化工作作風,采取延時服務“無憂辦”
聚焦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無處辦”的痛點難點問題,在工作日午間提供預約服務,對已到下班時間尚未辦好的事項提供延時服務,努力實現服務群眾“不斷檔”、為民辦事“不打烊”。
?
拓寬維權平臺,打造援助申請“網上辦”
深化法律援助網絡平臺建設,依托“山東政務服務網”等平臺,實現法律援助全流程網上辦理。2023年某公司突然停業,20余名農民工的工資無處討要,中心采取“便民崗初審+線上申請”方式,快速為他們辦理完畢法律援助手續。最終,本案僅歷時一個半月,就成功幫助20余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及經濟補償金100余萬元。
?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法律援助是連接黨心民意的“制度紐帶”,也是彰顯法治溫度的“民生窗口”。李滄區法律援助中心將持續發揮黨建引領核心作用,傳承紅色血脈,筑牢為民根基,全力做好困難群眾依法維權工作,為促進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貢獻法援力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