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北區深挖本地特色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與法治文化深度融合,推進“非遺匠心 法潤童行”普法百校行品牌項目,計劃覆蓋全區近百所中小學校,探索設立“非遺普法”特色學校,推廣“非遺普法”特色課程和研學產品,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普及法治理念,讓學生在感受文化厚重感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實現“非遺+普法”的雙向賦能。6月份以來已開展活動10余場,參與師生1000余人。
?
皮影戲里學法理
當千年皮影遇上現代法治,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課在“非遺傳承+普法特色學校”遼源路小學拉開帷幕。非遺傳承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知識與傳統皮影巧妙融合,精心創作劇本,并制作了皮影角色和場景進行演繹,講了一段貼近學生生活的法治故事,將“枯燥法條”變為動起來的“生動劇情”,“普法皮影戲”讓師生們大呼過癮。普法志愿者還邀請學生們參與法治知識問答,在趣味中讓法律知識聽得懂、能理解、記得住。在操作體驗環節,學生們體驗了皮影人物制作過程和操作手法,從中既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技藝魅力,更深刻體會到法治內涵,在光影交錯中領悟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法治的力量。
?
漆彩扇影繪法治
“以漆為墨,以法為骨”——同安路小學漆扇制作體驗課上,非遺漆扇傳承人化身普法志愿者和“手工課老師”,手持古樸素雅的白扇骨,用親切生動的語言詳細講解漆扇制作的精湛工藝,一邊演示指導學生將大漆流淌成山河紋樣,再將法治標語、象征公平正義的圖案繪制于扇面,天然紋理與藝術設計巧妙融合,法條內涵與法治精神同步演繹,詮釋“匠心普法”的創新內涵。普法志愿者將非遺漆扇手工制作和普法宣傳教育融合設計出了法治特色校本課程,免費在多個學校推廣,實現法治理念與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
?
活字印刷筑信仰
在育新小學舉辦的“非遺活字 法治古韻”活動打破傳統普法單向宣講模式,通過“體驗+解讀”“互動+問答”的形式,讓法治教育“走新”更“走心”。“非遺活字印刷”傳承人指導學生們用宣紙覆上“獬豸辨曲直”“商鞅立木”等法治典故圖案和“人人守法,法護人人”等文字,拓印出屬于自己的法治作品,在傳統文化的體驗中堅定法治信仰。普法志愿者還組織師生到“非遺印刷工坊”參觀,結合拓印內容讓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提出問題,以案釋法,形成“非遺體驗—法律思考—價值觀塑造”的教育閉環,讓學生從被動聽變為主動學,效果遠超預期。
“非遺匠心 法潤童行”普法百校行活動的舉行,實現了傳統文化、非遺藝術與法治文化的有機結合,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讓普法宣傳教育更加生動有趣,讓廣大師生更易于接受。下一步,市北區司法局將推動更多非遺項目成為法治宣傳的“新載體”,開發有特色的非遺法治課和公益研學項目,讓傳統文化在法治的滋養下煥發時代光彩,讓法治信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