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司法局根據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便民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面推行鎮(街)司法所法律援助申請預受理工作,依托“法治帶頭人”和“法律明白人”將服務延伸至社區、村莊,方便群眾就近申請、精準獲取法律援助,切實減輕群眾訴累,提升基層法治服務水平。
2025年8月,李某來到薛家島司法所,要求替其表妹張某(智力二級殘疾)及外甥女申請法律援助。張某的丈夫已于2024年因肝癌去世,生前曾委托其兄長王某乙保管家庭存款及租金收入。張某的丈夫去世后,其兄長未歸還錢款,導致張某母女生活陷入困境。薛家島司法所分析研判,簡單的訴訟固然可追回錢款,但極易撕裂親情,讓本就脆弱的張某母女失去重要的家族支持。根據《通知》中的“援調聯動”化解糾紛要求,對案情簡單、涉案金額較小的糾紛,根據當事人意愿,與各級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協調聯動,引導當事人通過調解化解矛盾糾紛,減少訟累。薛家島司法所認為,與其走向法庭對抗,不如嘗試通過更柔性、更具建設性的人民調解來化解矛盾,在維護合法權益的同時,更要竭力守護這份親情,遂迅速明確了“維權護親”并重的調解核心原則。在做調解工作時,多元協同,分頭行動:司法所主攻張某丈夫的兄長,先了解其想法,再設法打消其顧慮;公職律師、法律顧問詳細梳理張某母女的現實困境與核心訴求,找準張某監護人未予變更的維權盲點,給予專業建議;社區資深調解員及“兩委”干部一方面積極做好李某等人的情緒安撫和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協助啟動監護人變更程序、為張某母女確立維權主張主體。經多方努力,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張某丈夫的兄長歸還全部存款,存入張某賬戶,由其親屬監督支出;租金直接支付給張某,張某丈夫的兄長負責對接承租人。曾經劍拔弩張的氣氛得以緩和,冰冷的矛盾糾紛得以化解,而比金錢更珍貴的親情紐帶在調解的智慧下不僅未被斬斷,反而得到了加固。更重要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由此獲得長期保障。
2025年9月1日,寶山鎮某村村民于某向西海岸新區法律援助中心電話求助,想告四名子女增付贍養費,但因老伴生活不能自理需寸步不離照顧,無法親自到區中心申請法律援助。區中心考慮到贍養案件涉及子女親情,聯系寶山司法所,委托司法所做于某的工作、是否接受調解,調解不成再進行訴訟。寶山司法所迅速響應,聯系村“兩委”干部,了解到于某家庭情況。村干部從中協調,只一晚上的功夫就化干戈為玉帛,于某的家庭矛盾迅速得以化解。
司法所作為法律援助預受理前沿站所,聯合社區、法律顧問、調解員等多方力量,情、理、法交融,通過非訴方式高效化解糾紛,既解法結又解心結,既維護權益又守護親情,成為西海岸新區司法局推行法律援助便民舉措的典型示范?;鶎臃ㄖ畏詹粌H需依法辦事,更需洞察人性、平衡利益、凝聚多方智慧。“援調聯動”機制的靈活運用將對法律援助的剛需,巧妙轉化成調解柔性守護的實踐,這種融合了法律、人性、各方支持與長遠考量的“多元共治”,如同穿透陰霾的陽光,正引領著一個個陷入不幸的家庭走出困境、重新擁抱生活希望。西海岸新區司法局將繼續深化“援調聯動”機制,以調解先行守護民生,讓剛需法律援助成為后盾、真正成為群眾可信賴的支撐力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