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上一個單位離職后,在找到新工作前會有一段社保費斷繳的“空窗期”。社保費斷繳怎么辦?斷繳有什么影響?還能補繳嗎?帶著這些疑問,小編請社保工作人員給你講講這些常用的社保知識,看完記得點贊收藏!
換工作的“空窗期”,為避免社保繳費中斷,可以這樣辦!
在此期間,個人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己投保”。繳費基數可以在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至300%間自由選擇,按月進行投保,繳費比例為20%。
辦理方式:1.線上,可以通過交通銀行APP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2.線下,靈活就業人員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到交通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合作銀行指定銀行網點辦理參保手續。
如果是單位給斷繳了,應該怎么辦?
如果職工是與用人單位在勞動(人事)關系存續期間出現應保未保或應繳未繳養老保險費情況的,可以辦理補繳。補繳時,由欠費單位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補繳人身份證明(身份證或戶口簿)和原始檔案、勞動合同、用工登記表、工資收入憑據等與補繳事由相對應的證明材料。一次性補繳超過3年的,應向補繳地提供由法院、審計部門、實施勞動監察的行政部門或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等出具的,符合人社部規定的法律文書。
特別提醒,單位為職工補繳社保費必須在職工退休前辦理,如果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原則上不再辦理補繳。
如果是自己投保,產生斷繳的,能補繳嗎?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后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也就是說,個人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投保,不能申請補繳以往年度的社保費。當年度未及時繳納社保費的,可在當年度內按季、半年、年度進行補繳。
如果在單位斷繳工傷保險期間發生工傷,職工是不是就沒有保障了?
如果職工在單位未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了工傷,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用人單位在補繳應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和滯納金后,新發生的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工傷保險條例》及有關規定支付。
如果用人單位完成補繳,工傷保險基金可以支付新發生的工傷待遇嗎?
用人單位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和滯納金的,繳費到賬的次月起,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新發生的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繳費到賬的次日起按規定支付其他新發生的工傷保險待遇。
如果養老保險中斷一段時間,對以后養老金會產生什么影響?
養老金計發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其中,基礎養老金計發與繳費年限和個人繳費工資水平掛鉤,每繳費滿1年多計發一個百分點。因此,繳費工資越高、繳費年限越長,基礎養老金水平就會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由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計算得出。因此,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工資越高,個人賬戶儲存額就會越大,相應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越高。
雖然養老保險中斷一段時間之后繼續參保,繳費時間和金額可以累計計算,但中斷時間越長,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就越少,退休時領到的養老金就會越少。
在此,鼓勵大家積極參保,持續繳費別中斷,通過“多繳”增加賬戶積累,“長繳”增加繳費年限,讓大家老年生活有更高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