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青島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青島市養老服務消費的行動計劃》,進一步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
一、《關于促進青島市養老服務消費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青島市是人口老齡化較高的城市,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253萬,老齡化率24.3%,催生多層次、專業化養老服務需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養老工作取得長足發展,初步構建起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但也應清醒看到,體消費潛力未充分釋放、供需結構不協調、產業發展不充分等問題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本計劃旨在通過系統性改革打通“需求激發-供給升級-產業壯大”的全鏈條,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民生工程,也是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戰略舉措。
二、《計劃》都有哪些重點任務?
(一)織密居家社區服務網絡,夯實就近就便基礎。?計劃著力解決老年人在“家門口”的養老難題。一方面,深化居家服務,重點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2025年2000張),支持專業機構提供助浴、助醫、助潔等“六助”服務;持續擴大老年助餐覆蓋(新增簽約2萬人),落實稅費優惠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另一方面,優化社區服務網絡,建設10處區級綜合養老服務平臺,強化鎮街中心專業照護與資源鏈接能力,健全社區養老服務站,推動與教育、衛生設施共建“一老一小”綜合體,并專項建設30個嵌入式失智照護中心、20個康復輔具租購站點,提供一站式服務。
(二)優化機構與農村服務供給,補齊短板促進均衡。?針對不同場景精準提升服務能力。機構養老聚焦提質與普惠:持續優化床位結構,確保護理型床位占比75%以上;支持建設認知障礙照護專區,要求每區市至少1家機構設置;開展普惠機構認定,引導服務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農村養老重在創新與激活資源:開展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組建養老服務聯合體;鼓勵盤活閑置農房提供普惠服務;推廣“積分超市”、“銀齡飯桌”等互助模式,并探索將村集體經營收益按規定用于養老服務,激發內生動力。
(三)深化醫養康養融合,構建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計劃核心突破在于打通醫療與養老資源壁壘。建立“五床聯動”機制(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家庭病床有序銜接),實現醫養服務無縫流轉。同時,支持百張床位以上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按醫務室標準),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養老機構設家庭醫生點,促進醫療資源下沉。目標到2025年,建成1所市級公立老年病醫院,50%以上區市擁有康復醫院或護理院,形成覆蓋治療、康復、長期照護的完整鏈條。
(四)拓展智慧與消費新業態,激發市場活力。計劃大力培育養老服務新增長點。智慧化方面,建設2家標準智慧養老院(配置遠程監護、健康管理等設備),發展社區“虛擬養老院”實現線上線下服務融合。消費場景創新上,將居家適老化改造(2025年1萬戶以上)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范圍,提供補貼;鼓勵商場超市設老年專區,舉辦“孝老愛老”購物節等主題促消費活動提升便利度。同時,支持物業、家政企業拓展養老服務,探索“物業+養老”、“家政+照護”等新模式,豐富市場供給主體。
(五)打造特色品牌與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能級。?計劃依托青島優勢,推動養老產業向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旅居康養方面,整合濱海生態資源,打造特色康養旅居基地,推出四季產品,構建“山海療愈+智慧康旅”體系,建設國際旅居目的地。產業集聚方面,高起點規劃建設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培育細分領域特色集群(如輔具、智能穿戴);舉辦“2025青島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技術研發上,支持老年功能性產品、智能輔具、適老食品發展及生命體征監測、腦機融合康復等關鍵技術突破,強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