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于玉平主持會議。會上,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桂芹解讀了《青島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財經工作室主任盛斌杰發布了市人大常委會監督推動我市海洋經濟發展的情況,社會建設工作室主任陳濱發布了市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開展執法檢查的情況,并分別答記者問。
表決通過全省首部海洋經濟促進條例
29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青島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待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據張桂芹介紹,《條例》是我省首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法規,根據我市海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現代海洋中心城市等目標定位,著力突出了立法的引領性、創新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立法的原則和體例結構上,突出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以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現代海洋城市影響力,以人海和諧理念推進海洋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在海洋強國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二是在主要內容上,緊密結合我市海洋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如在產業發展中,貫徹市委關于構建“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對4個海洋新興產業、4個傳統優勢產業和2個海洋未來產業,分別規定其發展方向、責任部門和發展措施等,以法治力量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三是加強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創新性制度措施,為推動海洋經濟向縱深發展提供法律支撐。如在推動海洋綠色發展中,對實施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建立海洋碳匯監測核算體系、推進海洋碳匯價值轉化等作出規定。在開放合作中,規定市政府建立海洋重大項目跨區域利益分享機制,支持項目落戶利益關聯方在統計指標核算、重大項目考核、生產要素保障等方面互利共贏,以進一步強化陸海統籌、區域合作落地落實。在服務保障中,規定建立涉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機制,對重點項目給予綜合性政策支持等。
以人大監督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海洋強國建設,對山東及青島海洋發展寄予厚望,強調要“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市委市政府著力健全機制、促進創新、保護生態、擴大開放,全力打造“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全市海洋生產總值不斷增長。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我市海洋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和滿意度測評。
據盛斌杰介紹,為做好專題詢問工作,市人大財經委成立了專題調研組,建立了包含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大類25項具體指標的評價體系,綜合分析青島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優勢和不足;走訪了4個區市和20余家企業,向42個政府部門、駐青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涉海企業,調研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征集問題建議;開展了“4+4+2”重點產業、科技成果轉化、航運中心建設等重點領域專項研究,拓展了調研的高度、廣度和深度。
此次專題詢問采用“開放題干+保留問題”的形式組織詢問,一方面,提前“開卷”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14項詢問重點,另一方面,瞄準重點領域關鍵節點,以“小切口”形式現場“開題”,推動政府部門深入研究問題,精準拿出答案,著力化解制約海洋經濟發展的長期、深層次問題。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做好跟蹤監督,推動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抓緊辦理常委會對市政府關于我市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并將結合重點交辦事項辦理情況滿意度測評,適時開展詢問重點問題“回頭看”,督促職能部門改進工作,提升海洋經濟各領域管理服務質效。
開展執法檢查,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對安全生產“一法兩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是今年市人大常委會一項重要的監督工作。6月至8月,市人大常委會成立執法檢查組,重點對“一法兩條例”中有關城市應急救援條款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據陳濱介紹,檢查中,通過區(市)聯動、部門自查、調研座談、實地抽查,收集整理了7份自查報告、10份檢查報告、89份自查表。緊盯應急預案、應急力量、物資配備、應急處置等關鍵問題,聯合市政工程、海上旅游、城市大型綜合體、大型游樂設施等四個重點領域的行業監管部門,同步開展行政執法,邀請相關領域專家10人次、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委員代表25人次,深入部分區(市)和企業,現場反饋問題隱患20余項。
圍繞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一是進一步提升城市應急處置能力。二是進一步強化重點行業領域應急救援工作。三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四是進一步夯實應急救援基層基礎。五是進一步推動應急安全社會共治。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