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市大數據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學習教育,圍繞數字強省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綜合改革,開展系列改革攻堅,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一、上半年工作推進情況
(一)全面統籌數字青島規劃建設
一是加強規劃統籌。印發《數字青島2025年行動方案》,重點推進“人工智能+”等54項任務。印發《青島市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方案(2025-2027年)》,系統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發展。出臺《青島市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印發《2025年青島市重點推進政務服務“一件事”和城市運行“一個場景”工作方案》和“建筑垃圾監管”“商務決策賦能”等7個專項工作方案。
二是加強項目統籌。圍繞數字青島重點任務和重點改革事項,會同發改、財政等部門確定“2025年政務信息系統新建項目清單”和“2025年市級政務信息化運維服務項目清單”。發布2025年數字青島開放場景清單和2025年第一批政務大模型場景開放清單,涉及城市管理等16個政務數字化應用場景和63項大模型應用需求。
(二)持續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一是深化公共數據運營。在公共數據運營平臺上線港航專區,揭牌青島數據要素培育中心,啟動數據資產證券化試點,發布全國首份《公共數據資源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評價報告》。組織開展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完成登記成果17項,取得全國公共數據資源登記證書11個。推動“居民生存狀態核驗”等3個公共數據運營場景落地。圍繞海洋和康養行業,加快推進省級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專項試點建設。發起成立由33家數據管理部門及數據集團組成的“城市數據運營共同體”,探索數據資源流通利用新模式。
二是推進數據產業發展。參與組建數據集團,持續開展“以數招商”,全市累計培育數據企業550余家。聚焦家電制造、軌道交通、港口航運、海洋科研等優勢領域,梳理工業、交通、海洋、政務等領域可用數據集150余個,標貝科技數據標注案例獲評全國數據標注優秀案例。啟動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一場三區”(通用場景區、康復場景區、海洋場景區)建設。組織2025年“數據要素×”大賽青島市選拔賽。完成青島地鐵等35家企業的第一批數據資源入表工作,入表金額超3億元。
三是夯實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項目國家試點穩步推進。聯合煙臺、大連、寧波、威海等多個城市發起成立全國海洋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聯盟,積極探索跨區域海洋數據合作共享新模式。推動山東省港口集團、青島國實科技的2個可信數據空間建設(試點)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形成海洋數據流通服務中心、卡奧斯天數大數據平臺等一批優秀數據基礎設施案例。
四是優化政策發展環境。完成數據立法調研,《青島市數據條例》進入合法性審查程序。召開兩期“青島市數據要素市場成果發布會”。出臺《青島市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政策實施細則》,完成“數據要素×”典型案例和數據流通交易獎補。組織開展2025年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揭榜掛帥”工作,確定31項揭榜任務,其中10項列入省級任務。建立數字經濟企業庫,探索利用政務數據監測分析數字經濟運行態勢新模式,為招商引資、產業鏈構建、企業幫扶等方面提供決策支撐。
(三)縱深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綜合改革
一是實施城市云腦2.0建設攻堅。建立資源能力共享清單、申請清單和問題清單三項清單,常態化開展城市云腦成果路演,完善與各級各部門溝通對接機制。持續加強低空、視頻、物聯感知、AI算法等重點共性應用支撐能力,拓展城市“空天地網”感知維度。視頻匯聚31萬路,AI算法450余個,落庫物聯感知數據5.7億余條,“智慧低空”調度無人機累計飛行1.4萬余架次,相關經驗做法被省發展改革委作為典型案例上報。城市云腦通用服務平臺新增政務服務大模型、數字人等通用能力,上半年通過資源共享節省財政資金479萬元。
二是推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深化數字機關建設,制定《青島市“山東通”協同辦公平臺管理規范》,提升線上辦公數字化、規范化水平。編制《青島市“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管理辦法》,強化政務服務事項全流程管理和月度監測。加強政務服務應用整合,移動端上線應用2405個,其中便民服務應用339個,政務服務事項2066個。完善“高效辦成一件事”知識庫,提升本地智能客服水平。高質量打造“免證快辦”“亮碼暢辦”“主動慧辦”的無證明服務品牌,新建設“無證明”應用場景14個,為市民辦事減免提交紙質材料420余萬份。形成由個人碼(魯通碼)、企業碼、事物碼構成的“城市碼”服務治理體系,推動交通領域“一元通城”、殯葬領域“一碼全追溯”監管服務等便民措施落地。
三是統籌政務大模型建設。編制《青島市政務大模型管理辦法》《政務大模型服務標準》,印發政務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工作方案和應用場景建設指引(1.0),確立“1+2+N”的大模型統籌建設模式,建成集“模型供給中心、知識運營中心、模型訓練管理中心、應用構建服務中心”等一體化的政務大模型應用支撐底座,集約化供給數據和算力要素,賦能應用場景建設,共上線“政務服務邊聊邊辦”“勞動仲裁類案同裁”等50余個大模型應用場景。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水平還不夠高。二是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方面的協調推進力度還不夠大。三是數據要素、算力基礎設施等應用成效還不突出。
三、下半年重點工作打算
(一)抓好規劃、制度成果落地。組織編寫數字青島“十四五”白皮書,分領域開展規劃調研,做好與“十五五”規劃銜接。高標準編制數字青島“十五五”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數據立法,完善相關實施細則和標準規范,形成配套制度體系。
(二)推動產業、市場規模發展。持續加強海洋、交通、工業、康養、金融等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研究數據企業培育激勵措施,支持數據企業發展壯大。
(三)深化數據流通、利用成效。推進醫療、交通金融等運營場景落地。發揮國家首批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作用。構建“青島都市圈”數據流通交易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資源池。
(四)提升項目、平臺管理績效。加強2024年數字化轉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監測調度,組織區市做好補助資金發放。遴選部分數字化建設項目進行績效審查評估。研究修訂政務云使用管理辦法。
(五)拓展一體化服務、應用能力。加快人工智能與政府管理和服務融合創新。提升城市云腦一體化數智平臺支撐能力。開展視頻AI大模型“一圖多識”應用探索。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年底前打造不少于20個社會化“無證明”應用場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