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扎實有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協同發力、靠前發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1-6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08.56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1.4%,快于序時進度1.4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00.62億元,稅收占比70.7%,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全力做好對上爭取工作
緊盯國家政策導向、資金投向和支持方向,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對上爭取政策、資金、項目工作。上半年,我市累計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81.3億元,較上年同期同口徑增長34.4%。爭取新增政府債券額度680億元,為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爭取青島自貿片區獲批實施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推動離岸貿易資源向青島集聚。爭取省級科技金融政策將我市納入支持范圍,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享受省級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和貼息政策。爭取省財政科學管理綜合試點,著力提升財政管理系統化、精細化、標準化、法治化水平。
(二)集中財力穩經濟、促發展、保民生
加力支持提振消費。支持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截至6月底累計形成財政補貼實物工作量28.05億元。安排資金1.1億元發放餐飲、汽車、零售、住宿消費券,拉動消費超23.9億元。研究出臺12條購房新政,統籌資金3.9億元支持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青年人才購房券和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政策累計帶動新房銷售2773套,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已登記二手房5000余套。實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便利化政策,上半年全市新增離境退稅備案商店32家、總量達到72家,離境退稅商品銷售總額2843.8萬元,同比增長46.6%。
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深化推進普惠金融示范區建設,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2011.95億元,平均利率3.43%、較年初下降0.26個百分點。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截至6月底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在保余額143.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1%,累計服務企業8106戶。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上半年全市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31.83億元,占總規模的82%。加大拖欠企業賬款清理力度,統籌新增政府專項債券資金96億元,支持集中清理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支持培育新質生產力。出臺《關于強化財政支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方案(2025-2027年)》,推出6方面28條政策措施,預計政策期內每年投入超50億元。安排市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17.77億元,比上年增長15%,健全科技財政金融協同創新機制,深化科研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探索通過“撥投結合”“先投后股”等方式,支持重點研發載體建設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藍色種業研究院、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等平臺建設。深入開展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和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技術改造。
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612.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77.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安排就業補助資金9.2億元,支持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安排人才專項資金14.9億元,支持實施“人才強青”行動,推進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費、高校畢業生住房補貼即申即享,研究出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99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再提高30元。統籌資金38.4億元,支持辦好15件市辦實事。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三)提升財政科學管理水平
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強化預算編制源頭控制,嚴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2025年市級部門(單位)公用經費綜合定額繼續在規定標準基礎上壓減20%,市級“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比上年壓減5.6%。強化過緊日子監督,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黨政機關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到位問題專項整治和“三公”經費審批監管專項檢查,抓實問題整改,堵塞制度漏洞。
提升財金協同聯動質效。印發《發揮基金引領作用促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完善提高投資質效、盡職免責等制度措施。圍繞構建“3+N”政府引導基金體系,加快政府引導基金優化整合,精準支持建設“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截至6月底,市級政府引導基金累計投資青島項目542個,投資金額272.3億元,支持17家企業上市,150家企業被授予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瞪羚、隱形冠軍等稱號。
加大國有資產統籌盤活力度。加強數據資產開發利用,出臺《青島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收益分配暫行規定》,打通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最后一公里”。出臺《青島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辦法(試行)》,對數據資產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作出系統規范。搭建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臺,打通資產跨區域、跨層級調劑路徑。組織開展新一輪土地、房產等國有資產盤活。
推進涉案財物集中統一管理改革。建立制度框架和工作機制,同步搭建信息和實物管理平臺,加強部門協同,優化業務流程,創新財政部門直接接收實物、集中拍賣、委托經營、推動辦案機關先行處置等方式,拓寬涉案財物處置范圍和渠道,加快資產變現及盤活利用。首批涉案財物集中處置收入1200余萬元已繳入國庫,財政涉案財物集中統一管理體系初步建立。
(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健全“縣級為主、市級幫扶(兜底)”的分級責任體系,上半年下達區市轉移支付資金146.74億元,增強區市財政保障能力。按照增收激勵與兜底保障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區市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激勵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區市下達激勵資金3.99億元。
守牢債務風險防線。印發《關于加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的通知》,開展專項債券“自審自發”試點,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加強專項債券“借用管還”全流程管理。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債務風險得到緩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受多重因素影響,稅收收入下滑,土地出讓收入繼續回落,剛性支出壓力不減,全市各級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在規范財政資金使用、推進財政科學管理、防范化解風險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全力穩定財政經濟運行。落實落細已出臺的加力穩經濟促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研究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鞏固向好。加強重點領域指標監測分析,深挖增量稅源,抓實堵漏增收,努力扭轉收入下行態勢。加快推進重點基金落地,支持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編實編準2026年預算。
(二)加強重點領域財力保障。組合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等政策工具,支持“兩重”“兩新”和民生改善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打基礎、利長遠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完善就業、教育、衛生健康、生育、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支持政策,確保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70%左右。
(三)扎實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在全市部署開展財政科學管理綜合試點改革,統籌推進11項綜合試點任務,在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建立過緊日子評估機制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完善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市與區市財政關系,建立一般性轉移支付合理增長機制,增強區市財政保障能力。
(四)切實抓好風險防范化解。始終將“三保”擺在財政工作最優先位置,做好“三保”執行進度定期調度和庫款調撥,督促區市嚴格落實“三?!敝С鰞炏软樞?確保基層財政平穩運行。完善債務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推進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扎實做好審計問題整改,加大財會監督力度,切實維護財經秩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