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大盤要穩住,支柱產業扮演著重要角色。
8月23日,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調研督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
作為青島千億級規模的支柱產業之一,今年以來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1-7月,青島全市汽車制造業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20.2%,上拉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1.66個百分點。
兩位數增長的背后,是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增強的內生動力。
在日益完備的產業生態的滋養下,青島汽車產業加速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全新產業護城河,加快實現產業競爭力的全面躍升。
□??01??
龍頭企業再提速
汽車產業是十分典型的龍頭企業牽引型產業。
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動力首先便來自于整車龍頭企業日益加速的自我革新。
數據顯示,今年1-7月青島累計生產整車52.13萬輛,同比增長36.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0.16萬輛,同比增長361.9%。
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未來的主賽道。青島整車企業持續加快新能源技術方向布局,帶動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井噴式增長。
此次調研督導的項目之一,便是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瞄準產業競爭新態勢所落下的重要一子:一汽解放微型商用車項目。
項目規劃年產微型卡車10萬輛,投產后將實現燃油和新能源車型的共線生產,覆蓋汽油、純電、混合動力等技術路線。
自2005年便落戶青島的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今年也迎來了新能源產業鏈投產等一系列大動作。隨著新車型和新項目的投產,上汽通用五菱在西海岸新區建立起了一條從新能源整車到電池、電驅等核心零部件的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整車產量超25萬輛,同比增長8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5.3萬輛。
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引發了汽車的動力變革,同時也拉開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塑的序幕。
加速新能源轉型之外,青島整車企業同時瞄準產業變革的新機遇,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體系,塑造更強市場優勢。
北京汽車制造廠產品體系多元化帶動增量效果顯著,銳勝王牌MPV、全新212越野車、極石01等車型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2025年銳勝王牌MPV更是成功登頂兼用車型細分市場銷量冠軍。
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的212越野車。
此前生產全新寶來、全新奧迪A3兩廂款及全新奧迪A3L等車型的一汽-大眾華東基地,新車型改造項目已完工,新車型計劃2025年年底前上市。
同時,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相關負責人在8月22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未來兩年內陸續投放多款新車型,涵蓋SUV及新能源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生產線。
□??02??
“鏈”上突破孕育新產能
獨木難成林,用這句話來形容需要產業鏈高度協同的汽車產業再合適不過。汽車產業的每一次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都是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創新的成果。
青島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持續進階,同樣有賴產業鏈上的加快突破。
此次調研的另一項目——一汽智能鍛造及精密制造項目就極具代表性。
車身輕量化是汽車技術進步的重要方向,作為青島在這一細分賽道上的重要布局,該項目今年以來加快進展。目前,項目所建設的國內最大噸位的16800噸自動鍛壓線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班產量突破200件大關。
國內最大噸位的16800噸自動鍛壓線班產量突破200件大關。
依托愈加完善的產業鏈,整車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在供應鏈、技術創新上深度互動合作,為產業升級帶來了更多機會和可能。
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積極布局新技術、新產品、新賽道。
海聯金匯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加大輕量化、新材料等產品的研發力度,新一代熱成型技術、鋼塑儀表板橫梁等取得突破;
建邦科技深耕汽車后市場,提前布局三電系統部件,不斷加大汽車電子及新能源集成產品等研發投入力度,搶占藍海先機。
新興領域同樣不斷取得突破。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青島依托本土優勢科研創新資源,積極卡位“下一代電池”。全球首條高性能20Ah車載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今年初在青島正式投產。
青島成立動力電池產業聯盟,加速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應用。
檢驗檢測是產業創新的重要一環。位于萊西的智能檢驗檢測產業園項目正有序進展,項目包括電池電機及控制系統試驗室、整車動力經濟性試驗室、整車環境及系統試驗室、材料實驗室、整車EMC及電子環境可靠性試驗室、整車12通道試驗室、試制車間等。
□??03??
破局智能化“下半場”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上半場的角逐是以電動化為代表的汽車動力變革,那么下半場則是將顛覆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屬性的智能化變革。
聚焦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加快布局,同樣是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今年發展的可圈可點之處。
年初,青島召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圍繞“車路云一體化”等方向邀請專家廣泛探討、凝聚共識,并簽約一批項目。
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上展示的最新成果和應用。
此次調研督導的張村河片區“車路云一體化”試驗區建設以及蘑菇車聯項目就是相關技術在青島的具體落地之一。
根據規劃,嶗山區將在張村河片區部署交通感知、邊緣計算及交通通信專網等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探索打造自動接駁、自動清掃等市場化運營應用場景,同時為智能網聯汽車主機廠商提供測試、實驗場景。
在產業端,青島企業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作為具有填補青島汽車研發空白意義的項目,一汽解放(青島)商用車開發院自投用以來持續加大智能網聯技術布局力度。
今年,一汽解放青島依托該開發院,策劃開發JH6 L2++等智能輔助駕駛車型,采用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域控方案,實現車道保持、自動變道、導航輔助駕駛等5項核心功能,產品競爭力國內領先。
同時,一汽解放青島積極打造網聯生態,依托“解放行”車聯網,積累商用車運行大數據,構建“車-路-云”協同的智能網聯商用車研發體系。
在更上游的汽車電子領域,青島早已積累一批企業。如通信領域的宸芯科技,研發的C-V2X芯片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七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依托C-V2X車聯網技術,可實現“車路云”的智能網聯。
這些都將助推青島在智能化的“下半場”上更快積累產業優勢。
深踩“油門”,加速向前。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瞄準汽車產業競逐的下一個十年,加快構筑產業新優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