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全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研究今年以來全市項目招引建設情況,總結工作、部署任務,以更大力度抓緊抓實項目招商引資和落地建設工作。
市委書記曾贊榮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任剛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梅建華,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張惠出席。
曾贊榮指出,落實好黨中央關于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決策部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抓住高質量項目這一重要載體。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鮮明導向,聚焦重點領域,持續精準發力,推動項目招引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進一步增強抓項目、促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項目招引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動擔當作為,務求取得實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高質量項目憑借高技術、高效益等特點,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推動力,在拉動投資、激活消費的同時,也能通過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展現出更加明顯的驅動力,一直以來都是各個城市著重關注的對象。
成都市堅持“項目為王”,實施“立園滿園”行動推動項目發展;西安市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化拓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擴大有效投資;南京市在今年召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進會,并創新機制,以“督、考、服”協同推進工作深入實施……

瞄準高質量項目建設,青島同樣步履不停。
2025年“新春第一會”上,青島就聚焦項目建設,提出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現代輕工、綠色能源、低空經濟等一批重點產業的調研行動,既是了解情況,也是解決問題,促進“鏈”上項目帶動產業進一步加速。
走進現場調研督導,召開會議專題調度,可以看到青島一直將項目建設放到重點位置,以一系列的行動展現發展決心,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在青島,一批高質量的項目正源源不斷地為城市輸送動能,以實際的成果為項目的強勁拉動力“代言”。
自2022年11月,奇瑞“超級工廠”落成,第一臺整車下線,這里就一直是城市汽車產業的“強引擎”。今年上半年,奇瑞產量4.22萬輛,產值63.33億元,同比增長67.36%;生產新能源汽車2.18萬輛,增長4.4%,占總產量的51.6%,約占青島市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總產量(18.8萬輛)的11%。

如今,奇瑞沖壓二期項目等延鏈補鏈項目正在向前推進,在助力產能爬坡的同時,KD車間的投用也將帶動“青島汽車”探索海外市場。
在膠州,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規劃了冰箱、洗滌、空調等全產業鏈的“十大工廠”,目前,其冰箱年產能已達到420萬臺。全部投產后,預計將年產高端家電整機2600萬臺。
更重要的是,這一大型項目也牽引著玖星科技、科隆冷凝器等上下游企業落地,讓卡奧斯新城更具發展活力。同時,該項目也切實提升了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鏈的競爭力,讓“千億級”智能家電產業持續擴能提質。

圖片來源:膠州招商投資
青島正加力發展“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聚焦優先發展2個先導產業、突破發展5個新興產業、提質發展3個優勢產業、超前發展1批未來產業。而這些產業的起勢,離不開這一系列體量大、動能足的項目提供支撐。
進一步發揮高質量項目對資源的牽引作用,青島還引入了一批區域總部、研發中心,提升城市在產業鏈上的影響力。

圖片來源:一汽解放
例如一汽解放(青島)商用車開發院,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青島汽車產業研發空白,通過技術攻關構建高效整車開發體系;希臘菲尼克斯船級社亞洲區總部落戶青島自貿片區,預計3年內新增入級船舶300艘,進一步鞏固青島在全球航運業中的地位;德國穆塔雷斯汽車產業鏈制造集團總部項目也將落地高新區,讓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具競爭力。
一批高質量項目從多個領域撬動城市發展,這也是青島發力高質量項目建設的重要理由。
釋放高質量項目的牽引效應,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直以來,青島都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實,為項目吸引與落地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保障。
從頂層設計著力,青島動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機制,從《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規劃(2022—2024年)》,到《青島市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52條具體舉措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而青島不斷迭代升級營商服務,隨之而來的是辦事流程更加高效,落地體驗更加便捷通暢。

具體到從動工到投產的項目各個節點,可以深刻感受到青島“速度”。
完成“拿地即開工”,青島進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推動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開啟加速度,比如今年4月開工的董家口農產品深加工綜合體建設項目,就實現了2分鐘現場審批、2分鐘現場出證、6分鐘直通車現場發證的“226”模式。
落實“驗收即拿證”,在項目完工時,青島對項目全面實施聯合驗收制度,實行“統一受理、集中組織、一次驗收”,比如,日本荏原環境工程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投產,在驗收環節實現了竣工驗收備案和不動產權證統一辦理,推動快速落地。

聚焦城市開放特征,青島也持續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今年6月發布的信息顯示,青島舉辦了韓、日、德外企圓桌對話會7場,解決企業訴求160多件。另外,青島還發布《青島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若干措施》,健全大項目聯席會議機制,提升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全力保障外資項目落地。
這些行動,讓更多項目在青島“落地生根”:截至5月底,青島97個實施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2.8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43.8%。從結構看,重點產業類與社會民生類項目投資完成量穩居前列。
為每一個項目“保駕護航”,匯成強勁發展合力。青島以營商環境構建項目建設的“加速器”,推動城市揚帆向前。
擇青而棲,是項目與城市的雙向奔赴,更是共同成長的價值共振。
每一個項目,正全速激活投資拉動增長的正向循環,與此同時,這些項目也構成了城市的口碑,讓合作“伙伴”為城市投下“信任票”。

“每次來青島,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與中國市場的澎湃動能,其全球化的開放胸襟和細致周到的投資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誠意。”金光紙業集團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翟京麗曾言。
“從‘一站式’服務到人才引進支持,從稅收優惠到產業鏈配套,青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青島溫度’與‘青島速度’。”?希杰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道瑄曾細數扎根青島30余年的理由。

這份吸引力也切實轉化成城市未來的拉動力,今年,又有一批項目選擇青島,圍繞“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等重點產業達成合作:
今年第六屆跨國領導人峰會現場,青島集中簽約“3個戰略合作協議+16個內外資投資項目+11個外貿項目+8個外經項目”,涵蓋金融并購、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城市強勁的外資吸引力;今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區簽約35個重點外資項目,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選擇在這里投資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新項目擁有著高質量、高潛力的特征,可以說,這些項目的存在,讓各個主體對青島的未來擁有更多期待。

圖片來源:青島西海岸發布
例如,已經開工的路易達孚食品科技產業中心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預計2027年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150 萬噸飼料蛋白、37 萬噸精煉油和1.5萬噸磷脂,建成后將服務華東乃至東北亞地區的食品、飼料等行業,打造安全、可持續的農食供應鏈。深藍人工智能、挪威磷蝦蛋白肽戰略合作項目等一批項目也緊扣城市產業發展所需,和青島共同走向雙贏的未來。
在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青島,正以優質項目驅動未來。城市明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