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日上午,我國第11萬列中歐班列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該趟班列滿載1萬余臺山東本地制造的智能家電,貨值超2000萬元,將經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出境,目的地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目前中國境內已有128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6個國家229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貨物品類拓展到53個門類、5萬多種商品,汽車汽配、機械設備、電子電氣等高附加值貨物已成為中歐班列出口的主要貨源。“中國制造”以更快速度、更優價格到達歐洲的同時,諸多國外特色產品也走進了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為亞歐國家貿易往來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上合示范區加快中歐班列發展,開通32條國際國內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23個國家、54個城市,在全國首開中俄雙向冷鏈、冷鮮蔬菜等特色班列,高效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目前,上合示范區每日到發中歐班列6—10列,單日最高作業達2000標箱,創新采用一站式服務多式聯運模式,整合海關監管、港口調度與鐵路運輸系統,實現海運箱直上鐵路,跨境貨物零等待,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時效。今年1至5月,上合示范區開行中歐班列297列,占山東省38%。
為構建高效跨境物流貿易體系,上合示范區還不斷拓展境內外物流節點布局。與烏魯木齊、喀什共建一區兩園,成立上合示范區新疆分園,建設上合國際樞紐港喀什港區,構建起東西樞紐聯動發展格局。在塞爾維亞、阿拉木圖、莫斯科等海外關鍵節點設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構建“通道+樞紐+海外倉”的物流綜合服務網絡。
下一步,上合示范區將充分發揮公共產品屬性,重點推進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上合國際樞紐港建設,搭建互聯互通、高效暢達的上合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