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政府辦公廳堅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指示要求,聚焦發展難點、改革熱點、民生痛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聚焦中心任務,在服務大局上出實招
一是突出抓好峰會保障。堅持講政治、顧大局,選派82名同志直接參與或志愿服務峰會保障工作。組織開展美麗青島三年行動,城市面貌有了明顯改善。高水平做好會務禮賓接待,高質量提供多語種熱線咨詢服務,高效率協調快速通關,高標準加強峰會應急值守,圓滿實現了“世界水準、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的服務保障目標。
二是全力保障經濟運行。加強對經濟運行的調度和謀劃,協助組織市政府常務會議28次,分析我市經濟形勢,研究制定了促進有效投資穩定增長、金融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等政策措施,保障了經濟運行始終處于合理區間。協調開展“千企招商大走訪”活動,協助市政府領導走訪企業276家,組織赴杭州、深圳等舉辦專場推介會,推動了一批大項目落戶我市。每月通報全市重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億元以上新開工投資項目情況和項目審批情況,對經濟指標下滑明顯的區市、功能區進行實地督導,幫助解決難點問題52個。
三是精準服務科學決策。聚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國際海洋名城、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加強分析研判和調查研究,共撰寫各類調研信息356篇,上報國辦、省府辦政務信息827篇,16篇獲國務院、省政府領導批示,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了有效參考。在精文簡會上狠下功夫,共召開全市性工作會議15次、制發普發類公文60件,分別較去年減少48.3%、5%,會議、文件的實效性進一步提升。圍繞市民關切、關注、關心的問題,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社情民意,形成了市民對市容環境的滿意度調查、對主城區夜景亮化的反映期待等26篇重要信息,為市政府做好相關工作提供了依據。
二、聚焦責任擔當,在真督實查上下實功
一是緊盯重點工作抓落實。對國務院和省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責任分解,對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119項任務立項督查,對30項重點事項公開掛牌督辦,定期向社會公開進展情況。扎實做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國務院大督查、國家海洋督察等重要任務的服務保障,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推動整改任務落細落實。定期對社會民生領域重點事項和需市政府重點關注的難點事項進行梳理,每月調度進展情況,在解決海玉小區居民安置房建設、老舊樓院外墻保溫改造等疑難問題上取得明顯成效。加強對新機場、濟青高鐵、青連鐵路等重大工程的跟蹤調度,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緊盯決策事項抓落實。堅持全覆蓋、快督辦,對2677件市政府領導批示事項、994件會議確定事項、535件現場調研確定事項進行立項分解,全部納入臺賬跟蹤辦理,解決一個,銷號一個。堅持精準督查,對市政府戰略合作協議落實情況、美麗青島行動任務清單、民營企業座談會意見建議等領導關心、企業和市民關注的重要事項進行個案督辦。對已辦結但易出現反復的重要事項,進行“回頭看”,督促責任主體認真落實督查建議,提升工作成效。
三是緊盯建議提案抓落實。圍繞提高建議提案落實率和滿意率,完善“二次辦理、三方面復、第三方專家評估”辦理機制,篩選確定了27件重點建議提案作為市政府領導包案,由辦公廳掛牌督辦。目前,1024件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進展順利,解決新市民子女入學難、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等一批具體民生建議得到有效落實。
三、聚焦深化改革,在便民利企上辦實事
一是全面推進政務信息整合共享。圍繞“一次辦好”改革,推進民生保障、市場監管、涉企涉稅、社會管理四大領域信息共享應用,數據交換總量達26.2億條。升級市級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與省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組織市區兩級梳理1.7萬余項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掛接數據資源7525項。積極推進數據開放,梳理形成2018年政府數據開放清單,開放數據集達到2339個,在2018年中國開放數林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三。
二是深入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 組織市、區兩級部門加快推進“一網通辦”,推動網上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市、區兩級各部門發布的依申請公共服務事項3302項,除24項因特殊原因沒有網上辦理外,其余3278項100%實現網上辦理,90%實現“一次辦好”,54%實現“零跑腿”。開發完成“青島政務通”手機APP,整合26個部門的151項與企業和市民密切相關的服務,方便市民“掌上辦理”。
三是大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牽頭組織開展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優化通關流程,清理口岸收費,并取得階段性成效。集裝箱通關費用較上年降低140美元,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44.6%、53.6%。在口岸推廣“單一窗口”業務,主要業務申報率達到100%?!皢我淮翱凇笨诎段锪髌脚_試運行,進口集裝箱提貨單、設備交接單實現電子化流轉,節省時間約80%,邁出了口岸通關物流“最多跑一次”的關鍵一步。
四、聚焦群眾需求,在改善民生上見實效
一是扎實辦好民生實事。精心篩選就業、教育、養老、食安等10件32項市辦實事,實施目標責任管理,公開掛牌督辦,每周調度,每月通報,每季點評,開展“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16次,推動項目加快實施,年底前市辦實事項目將全部完成。加強與基層的聯系,各處室部門建立基層聯系點19個,幫助解決問題41個。選派6名機關干部參與駐村“第一書記”、社區“黨建聯絡員”、全市鄉村振興和服務企業工作隊,為鎮村引進項目4個,計劃投資近10億元;為村莊改造自來水,鋪上了柏油路,安上了路燈,村莊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二是強化政務熱線服務。加強熱線運行標準化建設和接話人員標準化管理,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熱線服務更加便捷高效,共受理來電來信近200萬件。開展“局長接話”“送政策進社區”“為考生送安靜”等專題活動,微信公眾號發布熱點政策33期,組織“熱線青島”廣播271期,解答政策1100余條。對13類市民多次反映辦理不暢的停車難、犬只管理等問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意見。依托熱線和微信公眾號,實現營商環境和民營企業服務一鍵受理,熱線日益成為企業、市民與政府的“連心橋”。
三是提升應急管理水平。建成市政府應急指揮值守平臺和移動指揮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市、區(市)、鎮街三級應急指揮值守平臺一體化,協調處置各類突發事件276起。完成39項市級重點專項應急預案演練任務,指導各區市開展應急預案演練360項。推進應急管理法制化、標準化建設,完成“城鎮應急避難場所通用技術要求”國家級標準制定。加強全民應急體系建設,完成“第一響應人”培訓20419人次。為60處重點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和8支志愿者隊伍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
四是深化政務公開。編輯《政府公報》21期,發布文件132個,向社會各界贈閱75000本。協助舉辦新聞發布會72場。扎實做好信息公開工作,發布政府信息10243條,受理答復依申請公開3769件。開展“網絡在線問政”413場次,參與網民31.2萬人次,答復問題9334個。組織經信、金融等部門梳理支持企業發展政策匯編9期,通過青島政務網向社會公開,提升了市民對政策的知曉度和獲得感。
在去年的“三民”活動中,市政府辦公廳共收到各類意見建議15條,全部按期辦復。其中,加強政務督查、推進大數據信息共享、改進政務熱線機制等多條意見建議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得到了落實,關于完善市民代表結構、加強互動交流等“三民活動”的意見建議,均在此次活動中進行了采納。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廣大市民的期望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推動民生領域重點工作落細落實的力度還不夠大,企業和市民網上辦事還不夠方便,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還有待創新,等等。
新的一年,市政府辦公廳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時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職盡責,主動作為,讓城市更加美好,讓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