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是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我國5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2016年,青島市市委和市政府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帶領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植經濟增長新動能,著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聚焦“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全力開展“調穩抓”工作,全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年青島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創紀錄達到10011.2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1.0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60.6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479.61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3.7:41.6:54.7。人均GDP達到109407元。 邁入全國大型城市地區生產總值“萬億元俱樂部”,在全國大城市中經濟總量排名第12位。青島市也是中國最美麗的濱海旅游城市。2016年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8081.1萬人次,增長8.4%;實現旅游消費總額1438.7億元,增長13.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1.1萬人次,增長5.4%;實現外匯收入9.8億美元,增長6.8%。接待國內游客7940.1萬人次,增長8.4%;國內游客消費1283.6億元,增長13.3%。年末擁有A級旅游景區120處,其中,5A級旅游景區1處,4A級旅游景區23處,3A級旅游景區77處;擁有星級酒店112個,其中,5星級酒店9個,4星級酒店27個,3星級酒店69個;擁有旅行社484個,其中,經營出境旅游業務旅行社46個,經營入境和國內旅游業務旅行社438個。
青島市主要旅游風景區分布在前海一線、嶗山風景區和西海岸新區風景區。建議利用青島市新成為中國中心城市的有利時機,利用膠州灣的區位優勢和自然風光,開發新的旅游風景區與旅游景點,將青島膠州灣打造成青島新的旅游經濟圈,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濱海旅游海灣”(爭取與中國著名的“海南國際旅游島”齊名)。
青島有49個美麗海灣,膠州灣是最大一個,膠州灣也是青島人民的“母親灣”。面積為446平方公里。其中膠州灣的水域面積1928年為560平方公;1958年為535平方公里;1977年為423平方公里;1985年為374.4平方公里。2006年水域面積為353.92平方千米,總岸線長度為220.02千米,東西寬25千米,南北長32千米,灣口最窄處(淮子口)約3千米[1] ,平均水深7米,最大水深64米,0-5米的淺水區占52.7%,而水深大于20米的占總面積的5.4% 。青島市政府和人民為保護膠州灣生態環境進行多年的艱苦整治與修復工作,2016年膠州灣水域面積約369.85平方公里。
青島市的濱海旅游海上游覽活動主要在前海一線、嶗山風景區和西海岸新區沿海一線,主要有景區旅游船登船碼頭:1、西部八大峽飛洋碼頭、2、海軍博物館盛世碼頭,3、中部五四廣場 銀海格曼碼頭,4、東部奧帆中心 奧帆碼頭,5、東部銀海大世界碼頭,6、東部石老人海水浴場碼頭,7、開發區鳳凰島金沙灘碼頭,8、黃島前灣碼頭。如果青島市能開發膠州灣環灣旅游圈,在海上使用旅游船,在陸地上利用膠州灣環灣大道,結合青島市環膠州灣城市設計規劃,塑造新都市海灣(包括騎行環膠州灣150公里慢車道)的未來規劃,預留出未來環膠州灣旅游景點用地。在膠州灣開發出更多的新的旅游風景區和旅游景點。建議如下:
1.青島國際游輪母港再利用: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地處青島老城區,占地35公頃,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投資約50億元。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啟動區共有三個郵輪專用泊位,包含原有六號碼頭兩個泊位,總長度達到1000米。其中,將新建一個泊位,投資8億元,碼頭長度約490米,吃水達到-13.5米,世界最大的22.5282萬噸級郵輪"海洋綠洲號"(船長362米,船寬47米,吃水9.15米,吃水線以上高65米。),高出吃水線213英尺(約合65米)。全船共有16層甲板,每層甲板上都建有客艙,客房更是多達2700間,標準載客量5400人,最大載客量6400人,船員2160人,運營航速20.2節,2009年制造。)可全天候自由停靠。2015年5月29日投入使用。可以同時停靠3-4艘大型豪華旅游船。開業到2017年7月就成功運營171個郵輪母港航次,郵輪旅客約17.3萬人次。建議青島國際游輪母港再開發利用,在國內外大型豪華郵輪靠港期間,青島近海中小型旅游船進入郵輪母港港池水域觀看豪華郵輪外觀。如果有可能可以登陸豪華郵輪觀光游覽參觀。如果豪華游輪靠港多日,可以研究外地團體旅游團、散客和青島市民上豪華游輪住幾天,提高豪華郵輪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帶動市北區國際游輪母港一帶旅館業、餐飲業、休閑娛樂和購物消費產業發展。建議在這個國際旅游母港再創新服務項目,即全國各地游客在外地(外國)購買回來的許多商品和旅游紀念品,大包小包攜帶非常不方便,可以在母港內辦理快遞手續送出。方便外地游客后續輕松旅行和返家。
2.在青島老港區和市北區沿海一帶,沒有大的島嶼,只有小量規模不等的巖礁。其中,最大的是馬蹄礁。 馬蹄礁位于小港開口以西約1km處,為向北開口的寬馬蹄形巖礁。東西寬大于南北長,分別約為600m和420m,礁盤面積近1平方公里在海圖上。在海水滿朝期間大部分礁石淹沒海面以下,對過往航行小型船舶容易沖上礁石擱淺,也有過萬噸級船舶擱淺的事故。建議將馬蹄礁重新開發建設,建設成完全露出水面的旅游特色小島。利用馬蹄的地勢形狀,建設成月牙形小島。小島島上地面高出高潮海平面5米左右,在月牙口內建設旅游游船碼頭。馬蹄礁上有一座建于1903年的古老燈塔,在整個膠州灣海域內,水上的燈塔只有這么一座,是膠州灣內地標性建筑。建議將這個古老的燈塔加固修繕一下,在小島上配備小型客棧、小型餐廳、自動售貨機和公共廁所等公共設施。島上也設置露天燒烤區域,方便游客和市民上島野餐休閑活動。設置露天宿營區域,也方便旅游驢友和釣魚客上島野營。在小島上設置專門的直升機起降區域,以備突發緊急時使用。在島上建設一個帶廊棚的藝術長廊,可以供游客在里面小息,并在藝術長廊里面展示一些馬蹄礁燈塔和膠州灣古代和現代歷史照片。將這個小海島的堤壩和地面做成彎彎月亮的形狀,在海壩邊安裝一些照明燈,在晚間就像一個彎彎的月亮映射在膠州灣海面上可以產生很好的景觀效果,即可以在膠州灣上創建一個新旅游景點,也可以防止晚間過往船舶觸礁事故發生。
3.在市北區瑞昌路與環膠州灣大道立交橋處有一個中交航務二公司膠州灣后海基地,有一個海工工程用水泥鋼筋混凝土砌塊生產場地和施工用碼頭。現在施工場地生產設備已經拆除。建議將這個場地利用起來,建設一個大型停車場和旅游游船碼頭,并沿濱海新城的方向,沿海堤壩處兩條濱海旅游特色小鎮街道,將市北區湖島村的歷史題材和文化底蘊挖掘展示出來(湖島村在青島市非常有名氣,有湖島子王名稱,全村單一王姓,王氏定居湖島歷史推算為公元1493-1494年間),在這個濱海特色旅游小鎮內建設一個博物館,將湖島村的古老歷史和照片,歷史故事展示出來,根據歷史照片將湖島村的關帝廟重建出來,并將湖島村新村改造及周邊地區建設歷史照片即文字資料也展示出來,使各地游客通過博物館了解湖島村、膠濟鐵路、青島市和膠州灣的發展史。建設一千米長的中國古香古色旅游特色街道(像北京南鑼鼓巷那樣,南鑼鼓巷長800米,在旅游高峰季節,日游客量15萬人次,青島市可以將這個特色街道起名為“四方(市北)湖島特色街”,可以慢慢開發培養這個新景區),特色街內擁有青島市、山東省和祖國各地風味特色小吃的小餐館、青島啤酒館、葡萄酒館、茶館、咖啡館等、旅游紀念品商店及各種旅游休閑活動特色的公共設施和可以在客房內觀海的小客棧等。通過環膠州灣大道,旅游碼頭和大型停車場,配備多路公交線路,配合濱海新城開發建設,就可以創建出膠州灣東岸旅游新景區。現在要盡快將膠州灣環灣大道與瑞昌路立交橋去濱海新城的規劃道路建立起來,方便交通通行。
4.市北區濱海新城已經建設幾年來,現在還有許多空地閑置(可能還沒有招商到建設項目),建議青島市、市北區兩級政府轉變思路,將現有空閑地方不在蓋商品房了,全部轉為旅游景區、旅游設施和公共設施用地。如建設2-3座旅游星級賓館(度假公寓),海濱賓館不要太高,高度最高控制在15層左右。在旅游賓館與膠州灣之間陸地上建設一個大型海水室外游泳池(世界上最大室外游泳池是位于智利共和國阿爾加羅博省的San Alfonso del Mar。這個泳池有1000多米長,80937多平方米,相當于11個足球場這么大。池子最深有35米,蓄水量25萬立方米。這個泳池也可以劃船,駕駛皮艇,潛水和駕駛游艇。造價10億美金),水深與標準游泳池水深一樣,在安裝室外跳水臺和潛水區域最大水深滿足10米跳臺水深標準。并在周圍布置公共更衣室、公共旅游廁所、大型公交樞紐和其他便民設施等。
5.在膠州灣東岸跨海大橋的北側有一塊土地是李滄區政府填海造地而成,現在環膠州灣大道也伸延一些道路進入這個地塊。建議在這里也建設海濱旅游觀光用地。如建設一個800米長跑道通用機場,初期可以起降4-5座的固定翼小飛機、水路兩用小飛機和1-2噸級直升機。遠期可以起降座位多一點通用飛機。在這個地點也可以建設游船停泊基地和汽車、摩托車賽車跑道。打造運動型體育旅游休閑基地。
6.再往北是青島市李滄區政府為修復膠州灣生態環境,利用青島堿廠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制堿廢液排海形成的堿渣堆積區填海造地建設成為白泥休閑海濱公園。現在中國工程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牽頭成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白泥公園內試驗基地試種40畝海水稻。今年9月28日,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白泥地試驗基地試種的首批耐鹽堿水稻迎來測產考,在測產現場獲悉,6‰鹽度的耐鹽堿水稻的小面積測產最高產量:620.95公斤/畝。建議青島市在白泥休閑海濱公園處也建設一座旅游游船碼頭,將白泥公園打造成濱海旅游新景區,在公園內建設一個水稻博物館和特色街區,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制作一座塑像樹立在那里(爭取全國第一個為袁隆平院士制作塑像的城市),并介紹中國各種水稻的種植面積,年總產量、畝產最高單產記錄和海水稻試驗情況,旅游游客在試驗基地餐廳可以品嘗海水稻,也可以現場購買1-2公斤裝的海水稻旅游商品。
7. 2016年8月25日,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批準建立大連仙浴灣等9處國家級海洋公園的通知》,新增9個國家級海洋公園,其中包括"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也獲得國家正式批復,是青島市繼2014年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后第二處國家級海洋公園,也是全國最大的半封閉海灣國家級海洋公園。至此青島市海洋特別保護區達到6處,總面積達到804.71平方公里。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位于膠州灣中北部,總面積20011公頃。其中,海域面積19971.77公頃,陸域面積39.23公頃。海域面積約占膠州灣海域面積54%(以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的海域面積為基數)。該海洋公園地理區位、生態系統、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生態旅游條件特殊,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海洋公園內包括淺海濕地、潮間帶濕地、潮上帶濕地、河口濕地以及人工濕地(養殖池、鹽田)等多種濕地類型,是鳥類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地與遷徙停歇地,濕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和價值較高。海洋公園海域營養條件良好、基礎餌料豐富,是多種經濟魚類、蝦蟹類和頭足類重要的產卵、索餌和育幼場所,具有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海洋公園生態旅游以海濱資源為基礎、生態旅游模式展開,極具藝術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學考察價值以及休閑娛樂價值。海洋公園海洋文化旅游資源較為豐富,海洋體育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節慶文化、軍事文化、漁業文化、港口文化等都獨具特色,有著一定的歷史文化積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符合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的選劃條件。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的主要保護對象是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內的北部濕地與大沽河口濕地,包括其面積及環境質量。海洋公園范圍覆蓋膠州灣內港口航運區以北的大部分區域,陸上邊界參照青島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膠州灣保護控制線。結合膠州灣海域的自然環境特征與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充分考慮保護對象的分布情況,有利于保護和開展科研等綜合因素,海洋公園劃分為面積分別為5585公頃的重點保護區、3116公頃的生態與資源恢復區以及11310公頃的適度利用區三個功能區。
建議青島市利用膠州灣中北部便利的交通條件(膠州灣跨海大橋、青銀高速公路、環膠州灣大道、青連鐵路、濟青客運專線、膠濟高速鐵路、連接膠州高鐵北站、膠東國際機場、青島火車北站和主城區五四廣場軌道交通8號線)等優勢,結合青島市環膠州灣城市設計規劃,打造都市最美海灣(包括騎行環膠州灣150公里慢車道)的未來規劃,在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陸地控制區北側靠近軌道交通8號線的國鐵紅島站、紅島CBD車站和青連鐵路紅島火車站地區建設一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公寓、旅游星級賓館、汽車賓館、青年旅館和學生旅館。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在大沽河入海口處劃定面積5585公頃的重點保護區。建議青島市在這個重點保護區未來規劃中,預留出膠萊運河(淡水運河)膠州灣入海口的水利樞紐的用地(利用膠州灣大沽河入海口海域多年平均潮差為1.9-3.5米。在入海口處建設一座潮汐型抽水蓄能水電站。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在5-35萬千瓦之間。使大沽河入海河段保持較高水位,利用淡水高水位壓制河口地區地下海水入侵和保持運河航道航行水位。建設一座單級雙線船閘,閘室內平面尺度為長366米,寬34米。閘室內水深能通行5萬噸級大靈便型海船。船閘一次可通過一艘5萬噸級海船和小一點船舶,或者一次通過2艘2.3萬噸級最大型江海直達貨船,或者1艘3000標箱大型支線集裝箱船,或者兩艘1000標箱小型支線集裝箱船。運河雙線船閘年通過貨物量可以達到3億噸及以上。
8.在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內陸地范圍內有一座山東半島地區唯一,中國北方最大高科技主題公園—青島方特夢幻王國,擁有10多個主題項目區、包含主題項目、游樂項目、休閑及景觀項目、配套服務項目等200余項。年接待能力300萬人次以上。公園入園正門設在紅島經濟區紅島街道岙東南路上,向東距離海邊不到800米的距離。建議青島市在華中南路這個海邊建設一個大型旅游船碼頭,方便乘環膠州灣旅游船游客出入方特夢幻王國。并將公交線路902路、925路、936路和765路向東延伸一站到旅游船碼頭。并將這800米道路規劃設計成紅島經濟區最漂亮、最美麗的景觀大道。方特公園和旅游船可以相互合作,使用門票和船票互相打折,相互吸引游客,雙方雙贏。
在紅島經濟區保留一個特色旅游項目,下海挖蛤蜊項目。建議在在下海挖蛤蜊的附近陸地建設一個可以供游客參觀和購買海產品的大型海水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場,養殖各種好產品蝦類、貝類、蟹類和魚類。哪一個經濟效益好就養殖哪一個,我們從《第六屆膠州灣及其近海生態環境學術研討會》了解到現代化海水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場養殖海蝦,60天就可以生產出每市斤50尾商品蝦。建議開發一個新旅游項目,建設一個大型淺淺水池,定時放入一些養殖的海產品,供大人小孩游客下水池抓蝦和撈海產品。按參觀門票和海產品規格綜合定價出售,也可以在養殖場餐廳內游客直接加工食用。
9.膠州灣跨海大橋青2011年6月30日全線通車。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橋。全長36.48千米,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總投資95.4億元。2011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紀錄和美國“福布斯”雜志,榮膺“全球最棒橋梁”榮譽稱號。跨海大橋非常美麗、非常壯觀,是青島膠州灣上地標性建筑物。美中不足的是大橋橋面上沒有可以停車觀光的區域。許多車輛在橋面上違規停車,下車觀光眺望,即違反大橋通行規范,也非常危險。建議重新改進一下。增加一個多功能的旅游觀光眺望景區,就像杭州灣跨海大橋“海天一洲”那樣(海天一洲景區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中央,通過四條匝道橋與大橋緊緊相相連。海天一洲景區總面積41700平方米,占海域面積12000平方米,為游客提供游覽觀光、人文科技、餐飲住宿、購物休閑、宴請會議等多方位的服務,是一個綜合性的旅游觀光場所。整體建筑造型為大鵬擎珠,寓意杭州灣兩岸以及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能如大鵬展翅越飛越高。
海天一洲由觀光平臺和觀光塔組成。觀光平臺高24米,共6層。三層為主游覽層,設有360度敞開式戶外觀景區,近距離欣賞不同時刻的海景變幻,體會開闊天空的美景。更有大橋展示館帶您穿越時空了解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座世界上單體最長的跨海大橋曾經的百年長夢,如今的百年輝煌。
觀光平臺四至六層設有精品觀景酒店,配套設施齊全。休閑度假、商務洽談兩相宜,在這高貴雅致的私人海上別院,體驗與杭州灣的明月和海濤一同呼吸。底層外圍設有直升飛機停機坪和碼頭,在盡享觀光游樂之余,感受天空與海灣的卓越旅程。
聳立在觀光平臺東面的觀光塔高145.6米,共19層。通過玻璃棧橋與觀光平臺“大鵬”連接。因塔頂球體運用特殊材質,在陽光照射下展示出珍珠鉆石般的形態和光芒,因而被賜予了一個華麗的別名—珍珠塔。在塔頂精心設置了三個圓形裝飾金屬球與六邊形基座,襯托出“三、六”,即跨海大橋總長36公里,二者同聲相應。觀光塔塔頂玻璃球體中是第15至17層的全通透室內參觀層,第19層為塔頂室外參觀層,可站在東海至高處遠眺整個杭州灣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的美態。在“海天一洲”景點也開通兩路公交車,每一位游客進景點收取100元門票)。建議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新旅游景區設置在跨海大橋的南側,最好北邊對著去紅島方向的引橋位置,分別接入景區進出交通通道。占海域面積、景區總面積、建筑面積、觀景平臺高度、觀光塔高度都不小于和低于杭州灣跨海大橋“海天一洲”。最好再景區增加一座旅游賓館,也設置直升機起降平臺和旅游游船碼頭。。并將與維護膠州灣生態環境結合在一起,增加喂海鷗和海洋魚類的地點和設備,為膠州灣旅游增加新色彩。
10.建議設計規劃在膠州少海公園也建設旅游游船碼頭(膠州市政府規劃將少海建設成集自然生態、濱水休閑、度假旅游、歷史人文、高檔居住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濱水復合功能區。),將少海公園也融入環膠州灣旅游圈內。在中國歷史上,膠州膠州史志記載:自塔埠頭至淮子口水域,別名少海。唐宋以來,福建、淮浙商船,扶桑、高麗客輪停泊于此秋冬之交,商客云集,千帆林立,甚是壯觀。建議少海公園也將這段歷史題材挖掘出來,在公園內合適的地方建設一座博物館,配備歷史文字資料、照片、歷史物品和古代人物和古帆船等雕塑作品。
11.在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街道辦轄區內規劃建設航空工業園區,主要研發制造直升機和相關航空類配套產品,并在附近配套建設一個用于直升機試飛通用機場。建議將這個直升機通用機場也融入環膠州灣 旅游圈內,將這座直升機通用機場增加至少800米長跑道,可起降和停放一些輕型通用航空器,進行各種通用航空飛行,增加環膠州灣旅游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2.現在,世界經濟存在不確定因素,造成經濟下滑,世界海運市場也不景氣,許多海洋船舶和鉆井平臺出售和拆解。建議青島購買幾艘價格合適的二手豪華旅游船和自升式鉆井平臺,進行創新改造,停放在膠州灣內合適地點,成為膠州灣新旅游景點,如將自升式鉆井平臺的不需要的設備拆除(減輕平臺自身重量,減輕樁腿承載壓力),保留鉆井塔架,在塔架頂端設置幾十千瓦、一百、二百千瓦的風電機組。在塔架朝陽的位置掛設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在平臺內新增加電能蓄電裝置,利用平臺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平衡解決自身用電問題)。鉆井平臺一般型深8-9米,在井架抬升后,在朝陽方向也可以掛太陽能光伏板。在鉆井平臺主甲板四周設置綠色植物,利用鉆井平臺的樁腿上部空間(即在膠州灣內水比較淺,平臺抬升到達不到樁腿上部),也可以栽培綠色植物。鉆井平臺有120-200人的全套生活設施,可以讓旅游游客和青島市民上平臺休閑旅游觀光,或者小住幾天,體驗海洋平臺美好時光。也可以在平臺上設置各種觀測設備,為膠州灣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青島膠州灣是中國第一個設置海灣灣長制的城市,將在今年底建立三級海灣灣長(市長級、區長級和街道辦級)。通過膠州灣生態環境保護,結合環膠州灣旅游圈新旅游風景區和景點的設置使青島人民的“母親灣”更加美麗漂亮(結合青島環膠州灣風景旅游圈開發建設,在城區規劃、建設發展按照濱海現代旅游標準建設,包括城區道路、旅游停車場、生態環境美化亮化、各種旅游便民設施建設等),使青島旅游經濟上一個新臺階,使青島市年接待游客總人數早日突破9千萬人次和一億人次。為青島增加更多的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使外地海內外游客至少在青島增加一天旅游消費時間,爭取更好的青島旅游經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