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名稱:市規劃局 主要負責人: 姜德志 聯系人:郎顯源、鮑永祥 聯系電話:83893228
類 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重點工作目標 |
1 |
繼續實施全域統籌的城市空間戰略規劃,逐步形成“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的城市空間布局 |
1.編制完成《青島市2049遠景發展戰略》。圍繞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總體目標,準確研判城市發展的資源優勢、短板不足和潛在風險,高點定位城市發展愿景,合理確定城市發展規模、發展路徑,科學制訂空間布局、經濟產業、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多維度的發展策略,形成引領城市長遠發展的政策平臺和行動綱領。 2.完成《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實施情況評估。總結《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城市“體檢”,找準城市發展建設短板。確定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明確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重點方向,提出城市發展新的目標定位和策略建議。 3.編制完成《青島市東岸城區分區規劃》《青島市北岸城區分區規劃》,科學確定兩個城區發展定位、發展規模,優化城區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完善道路交通體系,妥善安排各類市級重大公共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及重要產業載體,研究提出生態空間管制、舊城有機更新、風貌特色塑造等方面規劃實施策略。 4.實現中心城區建設用地控規100%覆蓋。依據國務院批復的《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全面開展中心城區建設用地范圍內控規編研工作,年底前完成全部控規成果。 |
2 |
有序推進“多規合一”(空間規劃)工作 |
1.制定“多規合一”(空間規劃)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及時間節點。落實青島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推進“多規合一”行動部署,提出建立全域空間規劃體系、研究一套技術規程、搭建一個信息平臺、建立一套長效機制的工作目標,形成由市多規辦牽頭組織,各部門、各區市積極配合協同的工作分工,并明確工作進度。 2.統一“多規合一”(空間規劃)技術標準,夯實工作基礎。制定并下發《青島市“多規合一”(空間規劃)用地分類標準》、《青島市“多規合一”(空間規劃)控制線劃定標準》、《青島市“多規合一”(空間規劃)工作數據應用與共享服務標準規范》,指導膠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萊西市和黃島區“多規合一”(空間規劃)工作。 3.開展差異圖斑比對工作,摸清“兩規”用地矛盾情況。研究分析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差異圖斑,對差異圖斑按照地籍權屬逐一建檔,提出差異圖斑消除的建議,同時建立差異圖斑消除機制。 4.搭建信息平臺,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初步完成“一庫四系統”(綜合數據庫、綜合支撐系統、協同共享系統、輔助決策系統和動態監測系統)的平臺基本框架建設。
| |
3 |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和城市風貌保護,建立風貌保護管控體系 |
1.編制完成《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并獲省政府批復。在全市域范圍內構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保護點3個層次的保護框架,提出保護要求、保護措施和更新發展意見,為青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供法定規劃依據。 2.編制完成觀海山等10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其中觀海山、魚山、八關山3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先行獲市政府批復。評估街區價值、特色和存在問題,明確保護要求、保護內容和整治措施,提出改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居住環境的規劃方案,指導街區保護、更新發展和各項建設活動。 3.編制完成《青島市城市風貌保護規劃》并獲市政府批復。提煉風貌特色,明確風貌定位;建立全市域城市風貌管控體系,在總體層面上塑造城市風貌特色和構建空間景觀格局;中心城區劃分風貌分區,分區域提出管控目標和規劃要求。 4.編制完成《膠濟鐵路沿線工業文化遺存保護與利用規劃》。深入挖掘并保護沿膠濟鐵路分布的工業遺存,在老企業搬遷中傳承工業文明,在老工業用地中植入都市型產業,打造膠州灣東岸百年工業文明長廊和現代都市創意海岸。
| |
4 |
開展交通相關規劃編研及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審批和服務工作 |
1.落實“窄馬路、密路網”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啟動編制《青島市中心城區道路網規劃(含專項規劃和部分重要道路詳細規劃)》,優化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與立交節點,打通“斷頭路”,提高路網密度,構建健康的城市交通循環系統。 2.進行《青島新機場綜合交通銜接規劃及近期實施公路、城市道路項目》研究,規劃建設高效便捷的新機場周邊綜合交通體系。 3.進行《城市軌道與機動車交通發展關系研究》,研究軌道交通和機動車交通的互動關系,為確定城市交通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提供參考。 4.按項目建設進度做好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8號線、11號線、14號線等地鐵工程及其他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規劃審批服務工作。 | |
5 |
完成市辦實事涉及規劃審批和服務工作 |
完成啟動棚戶區改造4.8萬套(戶)、實施節能保暖工程200萬平方米、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具備安全通行條件的194個行政村半徑2公里范圍內覆蓋公交(客車)、創建星級農貿市場不少于40處、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00所等市辦實事事項涉及的推進進度相適應的規劃審批服務工作。 | |
6 |
完成市級重點項目規劃審批和服務工作 |
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加快推動市級重點建設項目落地。根據工程時序、進度要求及市重點項目辦統一調配安排,完成涉及我局的73項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推進進度相適應的規劃審批服務工作,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升級轉型。 | |
7 |
強化村鎮規劃技術指導,提升村鎮規劃管理水平 |
1.編制完成《青島市特色鎮和美麗鄉村規劃技術導則》。確定我市特色鎮和美麗鄉村的空間布局、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配套、風貌特色等方面的引導要求與配建標準,為我市小城鎮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的編制及管理,提供重要依據與支撐。 2.制定并報經市政府授權下發《關于加強和規范城市規劃區內村莊建設用地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強城市規劃區內村莊建設用地的鄉村建設規劃管理,規范鄉村建設行為,更好地指導美麗鄉村建設,保持鄉村風貌,管控生態環境。 3.組織舉辦《青島市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專題培訓班》,全面提升我市領導干部村鎮規劃管理水平。 | |
8 |
制定相關法規規章、建立相關制度,推進規劃法制化、規范化管理進程 |
1.完成《青島市海岸帶規劃管理規定》修訂立法調研相關工作,完善海岸帶規劃管理法規體系。 2.完成《青島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規定》起草及報審準備工作,提交市法制辦審查。 3.進一步規范我市遙感督察工作,制定《青島市利用遙感監測輔助城鄉規劃督察工作管理辦法》,明確圖斑核查工作職責和程序,提高圖斑核查工作質量,上報市城規委審議通過。 | |
創新創優目標 |
1 |
推進城市設計試點,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
1.制定《青島市城市設計試點工作行動方案(2017—2019)》。全面推進城市設計試點工作,明確成果梳理及綜合評估、建章立制、項目編制、項目建設、課題研究及新技術應用五大重點任務。 2.完成《青島市城市設計管理辦法》《青島市城市設計技術管理基本規定》征求意見稿,規范和指導青島城市設計編制及管理工作。 3.啟動編制《青島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研究確定城市空間的總體形態,從整體宏觀角度對城市特色和自然格局預先控制和約束,力爭完成初步成果。 4.深化完善并完成《青島市環膠州灣概念性城市設計》。按照強化“生態間隔、組團布局”的城市空間結構,從總體層面對城市空間結構、風貌形象、景觀系統、空間塑造等進行規劃引導,從用地功能、交通、公共服務、綠地、岸線等提出空間營造策略,并結合各區段情況,明確規劃引導要求。 5.結合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開展十大地標性建筑和十大標志性區域規劃編制,塑造風貌特色濃郁、社會美譽度高、青島地方標識性強的代表性建筑和區域,提報市城規委審議。 6.編制并完善青島國際郵輪母港、紅島南部濱海區域、株洲路片區等重點區域專項城市設計,加強城市特色引導,按照城市雙修理念開展規劃編制,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活力。 創新創優標桿:2017年3月1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將北京等20個城市列為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將青島市列為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由于是首批試點城市,目前尚無對標城市和具體的指標體系。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