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司法局2014年度業務職能目標
類別 |
序號 |
目標名稱 |
目標內容 |
工作目標 |
1 |
加強法律服務工作,健全法律顧問制度,指導全市法律服務隊伍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
深入落實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積極推動制定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和實施方案,建立30人的政府法律顧問團;推進律師進“社區”、“村莊”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專項教育活動,對全市3200名律師進行輪訓。開展公證延時服務、公證服務進社區便民利民工作措施,建立公證預約登記服務體系;簡化小額公積金繼承公證辦理程序。加強司法鑒定協會建設,制定司法鑒定機構檔案,健全完善司法鑒定行業收費、鑒定流程、內部管理等規章制度。 |
2 |
認真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全面深化法治創建,提高城市法治化水平。 |
堅持法制宣傳“月、周、日”制度,大力開展富有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集中性宣傳活動;試點開展律師“聯村(社區)、聯校、聯企業”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深化“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法制宣傳教育示范基地” 創建活動,打造“雙百示范基地”;推進“法治小區”建設試點工作;探索網上學法考法平臺,實現全市科級以上干部、村居“兩委”成員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網上普法考試;起草法治青島建設綱要和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 | |
3 |
人民調解與民事審判銜接聯動。 |
規范人民調解與民事審判聯動工作銜接機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與民事審判聯動的意見》,指導推動區市開展人民調解與民事審判銜接聯動,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形成定分止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合力。深入開展勞動爭議、交通事故等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工作。 | |
4 |
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提升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水平。 |
加大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建設,建立市級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務;在市級看守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暢通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渠道;組建法律援助講師團,推進“村居法律援助明白人”培訓工作,年內培訓明白人1.8萬人次;開展春季農民維權、年末農民工討薪專項行動,繼續開展“資深律師上線”專題咨詢;組建新一屆法律援助律師團,規范法律援助案件投訴處理工作,開展案件質量定期評議工作;規范勞動仲裁、交警、基層法院便民崗律師值班工作;年內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000件以上。 | |
奮斗目標 |
1 |
建設社區(村居)司法工作室。 |
為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給群眾提供身邊的法律保障、法律服務和法制宣傳等綜合便民服務,依托社區(村居)自治組織,整合鎮(街道)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社區矯正組織、安置幫教組織和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隊伍等司法行政各項基層工作力量,在3000個社區(村)建立集矛盾排查、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援助、法律咨詢、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職能于一體的社區司法工作室,將工作觸角延伸下沉到社區,以“小社區”為單位,打造司法行政服務“大平安”建設的平臺,破解當前基層社會管理創新和服務的難題。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