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體育局高度重視市民意見建議辦理工作,切實把市民意見建議辦理工作作為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促進體育事業發展和聽取人民群眾對全市體育工作意見和建議的具體工作實踐和重要載體,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逐條分解意見建議。經梳理歸納,市民意見建議可歸結為16個方面。 市民的意見建議主要特點為:一是增加群眾性健身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意見;二是加大場館、學校開放力度,降低收費標準等方面的意見;三是加大優秀運動員的培養,提高訓練水平等方面的意見;四是利用場館優勢,吸引大型賽事等方面的意見;五是加大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力度,指引群眾科學健身等方面的意見;六是加大對水上運動、足球等市民較為關心項目的扶持等方面意見。市體育局共采納市民意見建議51條,如:“加強群眾和社區體育設施和活動開展,促進全民體質健康”、“重視發揮后奧運效應,經常舉辦全國性的重要賽事”等,同時,針對市民普遍比較關心的關于指導群眾體育活動開展,增加群眾體育場館設施數量等方面的意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應把我局工作的重心向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方面傾斜,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和方法,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尤其是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具體辦理情況如下:
(一)關于加大群眾體育宣傳力度,引導市民科學健身的意見建議。
《全民健身條例》的實施為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了法律保證。開展健身活動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市民社會生活也更加豐富,引導市民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目前我市參加健身活動的基礎雖然較好,但是經常參加鍛煉的人口并不理想,特別是中青年群體,由于工作壓力較大,鍛煉的機會更少,對這個群體宣傳體育健身重要性,提高體育健身技能迫在眉睫。今后,市體育局將利用各種平臺,積極宣傳全民健身知識,努力提供科學健身方法,為我市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關于以奧帆賽和全運會的成功舉辦為契機,抓好后奧運時代體育發展工作,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的意見建議。
我市競技體育自1986年第13屆省運會以來,一直穩居山東競技體育的“龍頭”地位, 在29屆北京奧運會上,我市運動員實現了青島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以上數據充分說明我市運動員在全國和國際性的比賽中均有較好的表現。
今后5年我市的競技體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要進一步穩固提高。運動成績要確保在全省絕對領先,在國內城市中保持先進水平,在國際大賽金牌榜上有名;確定的品牌項目在國際上要產生較大影響,在全國城市中處于頂尖水平;進一步完善“選材、訓練、競賽、輸送、跟蹤”的體育優秀人才的培養體系。
(三)關于根據運動實際水平及真實情況鑒定運動員級別,定期 不定期對裁判進行培訓和考核提高職業道德水平的意見建議。
我市運動員技術等級審批,已由市政府行政審批單位負責。在審批中,嚴格按照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和各項目《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執行。
在裁判員培訓方面,市體育局也嚴格按照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裁判員管理規定》執行。目前,我市按要求每兩年舉辦各單項裁判員培訓班,對考試合格并達到標準的進行審批。同時,在進行賽事前均對參加執裁的裁判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執裁水平。對我市優秀裁判員我們每年都派出參加國家和省組織的培訓學習。下一步還將加大對裁判員管理力度,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
(四)關于進一步加強群眾體育基礎建設,尤其是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市體育局積極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本著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則,加大了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先后建成“市北體育一條街”、青島四方奧林匹克體育公園,青島全民健身中心和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這些大型全民健身場所的建成,極大滿足了群眾健身需求。但是由于歷史、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全民健身設施總體數量還是不能滿足群眾健身需求,存在著南北差異和城鄉差異。
下一步,將積極打造城市社區“8分鐘健身圈”,規劃在每個區中建設一個綜合性的區級全民健身中心,同時,督促各規劃建設單位,按照《全民健身條例》和《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的要求,在舊城改造和新城區建設中留出體育用地,進行社區體育設施建設,使公共體育設施在健身功能、市區分布、場地美化等方面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其次,將積極爭取財政支持,計劃通過5年的努力,實現農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村村有,以適應農民朋友健身需求。
(五)關于利用我市完善的體育場館設施資源和充足的辦賽經驗,積極申請舉辦高水平體育賽事的意見建議。
通過奧帆賽和十一運的成功舉辦,為我市留下了完善的體育場館資源和辦賽經驗,經政府批準,市體育局專門于今年5月份成立了青島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其主要職能就是申辦、舉辦國際、國內大型體育競賽活動。
經過半年多的工作和努力,已經初步確定2011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2010年世界跳水系列賽(青島站)比賽在我市舉辦,并且正在與國家體育總局相關管理中心洽談男籃國家隊和男足國家隊的比賽,總體來講,2010年我們青島市承辦的大型競賽活動較往年相比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六)關于在舉辦各項比賽之前,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發布賽事信息,并降低票價的建議意見。
為了方便廣大群眾觀看比賽,在舉辦各項比賽之前,市體育局將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發布賽事信息,并且在門票上設立部分學生票和低價票,以方便更多的青少年學生和低收入觀眾觀看比賽。同時,今后將申辦和舉辦更多高水平的國際和國內大賽,豐富我市人民群眾的體育和文化生活。
(七)關于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競技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吸引更多的民眾積極參與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我市結合迎辦奧運、全運工作,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題,每年舉行全市性的全民健身活動都在20余項,區市級活動300余項,社區及活動1100余項,實現了“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比賽、月月有高潮”,培育和打造了具有城市特點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動。已經成為全市民眾家喻戶曉的體育健身節日,直接參與的群眾達350余萬人。下一步將繼續開展以迎新年元旦健康跑、健步行、登山大會、橫渡匯泉灣、社區健身節、沙灘體育節組成的青島市全民健身六大板塊精品全民健身活動,吸引更多的民眾積極參與。
(八)關于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建議。
學校體育場所對社會開放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強制性規定,僅僅提倡,青島市部分學校體育場所對外開放,有一部分沒有對外開放,其主要原因是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相關的配套政策沒有到位,主要涉及到安全、管理、費用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一些學校對外開放存在諸多問題。相關部門正在逐步解決此類問題,爭取盡快對外開放。
(九)關于發揮公共體育場館的公益作用,減少收費的意見建議。
目前,市體育局所屬體育場館設施,均在收取一定費用基礎上,實行對社會的開放,收取的費用按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規定,主要用于水、電等基本支出,費用遠低于經營性健身場所。
(十)關于加快“帆船之都”打造,發展水上運動的意見建議。
青島是我國帆船運動的發源地,也是2008年奧帆賽舉辦城市,帆船運動有著良好的傳統和發展基礎。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帆船運動的開展,結合迎辦奧運,依靠政府的主導,廣泛尋求社會支持,籌集了近1000萬元,購置了1000余條帆船,實施了千帆競發2008人文奧運工程。通過開展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建立了100個青少年帆船俱樂部、建立了65所帆船特色學校,使帆船運動得到有效普及。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青少年帆船運動推廣普及示范城市”。
(十一)關于打擊賭球,發展足球運動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中國職業足球進入了發展的低谷,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方式是企業化,根據中國足協規定,當地足球協會不得介入俱樂部的管理和經營。賭球行為嚴重影響足球事業的發展,并且已經觸犯刑法,公安機關對此進行了打擊。
2005年我市作為亞足聯實施“亞洲展望”計劃的試點城市以來,市政府每年投入30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城市足球運動發展,初步走向了一條以校園足球為基礎、城市聯賽為橋梁、社會參與為目標的發展軌道,并在全國得到了推廣,再次煥發了青島這座“足球之城”的生機和活力。
(十二)關于發揮全民健身組織的作用,為市民健身活動開展提供組織保證的意見建議。
近年來,市體育局注重了市、區(市)、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三級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和橫到邊、縱到底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保證和服務于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一是成立了青島市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和各區市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建立了各街道和鄉鎮文體活動站,加強了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領導。二是建立了青島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各區市監測站、街道和鄉鎮監測點,形成了青島市國民體質三級監測網絡,并配備了國民體質監測車,深入社區、學校、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體質監測,指導群眾科學健身。三是建立了3456個體育健身輔導站、10109個老年人體育活動點,擁有10943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占全市總人口的萬分之十三點七),構成了完善的全民健身輔導體系,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了服務保障。健身組織建設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的保障,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和業務水平的提高是健身活動質量的基礎。今后將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等級水平,為市民開展健身活動提供更多的方式和科學的指導。
(十三)關于加強對加強學校體育活動指導,積極開拓公共體育資源的意見建議。
市民代表對學生體質下降、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和中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提出了不少的建議。作為體育工作的主管部門,做好協調工作是市體育局應盡的職責。近幾年與教育部門開展的學校陽光體育活動及陽光足球進校園活動就是加強中小學學生體育健身的具體舉措。學校公共體育設施對外開放或有條件開放,目前雖有一定困難,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學校公共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是必然。今后將繼續做好推動工作,使這一目標早日實現。
(十四)關于規范體育市場發展體育產業的意見建議。
奧帆賽和十一運會以后,青島市體育產業發展很快,群眾花錢買健康的意識正逐步被接受,目前,市體育局正在與統計局等相關部門聯合對我市體育產業狀況進行調查、摸清我市體育產業的基本情況、掌握基礎數據,并據此制定相關政策,促進我市體育產業發展,制定我市體育產業中長遠發展規劃。隨著群眾的廣泛參與,體育產業鏈將逐步完善,重點產業門類將較快發展,體育產業將為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十五)關于加強體育社團、俱樂部管理的意見建議。
我市的體育類社團組織在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現在已經發展成立了三十七個項目的體育協會。最早的武術協會成立于五十年代,它們為我市的群眾體育做出了突出貢獻。青島市體育總會負責對體育類協會組織的管理,與登記注冊機關密切配合,從審批成立到日常業務管理,包括每半年進行一次工作總結,以及年初有部署工作會,年底有總結表彰會,確保協會的各項活動和內部事務的管理有規章制度。目前體育總會正在籌備2009年年終總結表彰大會。
我市健身俱樂部自2007年開始,進行了健身俱樂部的星級評定,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制定了市級健身俱樂部的星級評定標準,目前,已經包括英派斯健身俱樂部等五個不同星級的俱樂部十六家。每年對俱樂部進行復核,利用賽事活動和每年年檢的時機對俱樂部進行檢查,對不符合條件和沒有達標的單位進行限期整改,對有市民反映情況經查實的,對違規單位提出批評和整改意見,與市民管局聯合對俱樂部做出相應的處理。
(十六)關于做好全民健身工程建設,為市民體育健身提供保障的意見建議。
近幾年來我市的全民健身工程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我們本著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則,先后投資1.02億元,實施了親民便民的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廣場、體育俱樂部、海水浴場、登山步道、健身路徑等,構成了山、海、城融為一體的健身設施網絡。但是由于該項工程開始時間短,經費來源單一,各區市的經濟發展也不平衡,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南北差異和城鄉差異。因此,對全市來說,全民健身設施還是很難滿足市民的需求。現在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已經實施,《條例》為我們開展全民健身事業規定了具體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積極的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在健身設施建設方面力爭均衡發展,逐步縮小各區市之間的差距。按照市體育局的計劃,利用3年的時間打造城區8分鐘健身圈;爭取財政支持,實現農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村村有,通過幾年的努力,使公共體育設施在健身功能、市區分布、場地美化等方面有一個較大的提高,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