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市積極統籌民營中小企業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力落實“六保”任務,民營經濟穩步復蘇。一是民營市場主體穩步增長。截至10月末,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2.02萬戶,同比增長15.83%,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08%。其中,實有民營企業61.02萬戶,同比增長18.32%,占全市實有企業總量的94.78%。二是民間投資依然強勁。今年前10個月,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1.6%,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57.6%。全市民間投資在建項目3745個,拉動全市投資增長6.1個百分點。三是民營進出口逆勢增長。今年前10個月,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3309.1億元,同比增長17.6%,高于全市進出口增速10.5個百分點,占同期全市外貿總值的64.6%,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10.3個百分點。四是民營稅收繼續成為主力。今年前10個月,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986.3億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比重達到66.5%,較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五是民營經濟繼續發揮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今年前10個月,全市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34.31萬人,同比增長25.73%,占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的82.52%。六是民營經濟茁壯成長的“熱帶雨林”發展生態正在形成。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舉措極大改善了營商環境,民營和中小企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目前,我市有5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12家企業入圍山東省民營企業100 強,10家民營企業入圍省“十強產業”10強企業,10家企業達到獨角獸企業標準,478 家企業達到瞪羚企業標準,31家民營企業A股上市。
從我局今年工作看,全市“專精特新”、 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新動能企業主體數量和技改規模均創歷年新高。全年新認定 1521家“專精特新”企業,同比增幅66.3%;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達到3274家,46家企業獲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評選隱形冠軍企業33家,同比增長50%;上報小微企業創新轉型項目項目643個,同比增長94.8%。優勢高成長企業入庫培育、中小企業平臺基地建設工作等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截至11月底,我市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庫共申報企業642家。其中,隱形冠軍入庫企業334家,瞪羚企業171家,(準)獨角獸企業26家,小巨人企業111家。發起成立我市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聯合會,全年新認定2家國家級示范基地、3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4家“青島市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