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探索職教集團實體化運作。 聯合企業專家和骨干教師制定崗位標準和服務規范, 為各中小學定制研學旅行課程, 承辦研學旅行服務。聯合集團內骨干教師出版研學教材, 共同研發春季高考技能網絡視頻課《前廳服務與管理》。 課題《職業教育集團實體化運作模式研究》 獲批立項青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 規劃課題。 牽頭學校當選為全國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聯盟會員單位, 山東省現代酒店業職教集團副理事長單位。
二、 開展社會化培訓。 學校深入落實育訓并舉法定職責, 依托職教集團、 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課程研發中心和研學旅行研究院等,面向社會開展企業職工、 退役軍人、 老年教育、 中小學師生等培訓和社會服務, 年培訓 3000 人次以上, 不斷完善社會培訓體系, 力求將社會培訓作為促進產教融合和教師發展的催化劑, 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雙輪驅動, 打造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 擎。
1.整合多方資源, 建立長效發展機制。 學校高度重視培訓工作, 成立了培訓處, 配備四名專兼職工作人員, 建立教師管理、 財務管理、 評價與考核等制度, 完善教師參與培訓的激勵政策, 學?!叭ㄒ黄浮狈桨钢性O立專項獎勵分配辦法。 學校作為山東省全域旅游人才培訓基地和青島市第二批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依托具有法人資質的職教集團, 依法依規開展各層次各類型的培訓項目 , 突破各方資源整合與共享的體制屏障, 建立起長期、 穩定、 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機制。
2. 創新培訓模式, 完善社會培訓體系。 學校圍繞社會培訓和技能服務開展專業建設、 教師培訓、 課程開發, 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學校融匯多種渠道師資實力, 建設 30 余人的動態管理師資智庫。 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對接產業發展、 企業需求, 新增融媒體技術與運營專業, 面向新技術、 新領域, 與青島市廣告協會合作, 開展 1+X 網絡直播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 共建網絡視頻課程平臺, 開發上傳精品課程 60 多門, 制定了 10 門省市級專業課教學指導方案和課程標準。 創新培訓形式, 實施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模式, 服務構建網絡化、數字化、 個性化、 終身化教育體系。
3. 落實育訓并舉, 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開展社會培訓是職業學校的法定社會責任, 也是樹立職教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有效形式。學校立足辦學優勢和專業特色, 面向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開展社會培訓和技能服務, 以高質量的社會培訓能力反哺教育教學, 服務終身教育體系。 承擔了第二屆“一帶一路” 能源部長會議“青年演講人” 的輔導、 訓練和化妝形象設計工作。 面向中小學教師和企事業單位開展2381 人次的禮儀培訓。 開展青島市中小學教師培訓, 研發青島市研學旅行教材, 實戰承辦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服務。 借助社會培訓, 學校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提高辦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增強職業教育認可度和吸引 力, 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 技能報國之路, 使社會培訓真正促進了職業教育高質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