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改革創新,加強精致化教學管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本學期教學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各科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升師生整體核心素養為核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線,聚焦高效課堂,努力使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落實教學常規,優化過程管理
1.提高教學能力,構建高效課堂,推行“情境化小組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即“創設情境、問題驅動、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提升師生核心素養,每位教師都要強化課堂質量意識,切實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營造生命課堂,打造高效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2.加強集體備課研究。我們仍然堅持每周集備組活動,間周教研組活動,教研組、集備組都要有活動安排,活動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并做好活動記錄。集備組要優化備課模式,提高集備質量,突出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原則,實行超周備課,提倡跨學科協同備課。教研組活動要上周計劃,以整體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為目標,包括學科專業性學習,新高考理念和高考試題的研究、課例展示交流,及創新性教研活動,教學指導處組織相關考查。本學期開展優秀教研記錄本和優秀集備記錄本評選活動。
3.加強聽評課的研究。落實聽評課實效性,起到促成長的目的,提倡推門聽課,每位教師均要做到聽課數量足、面要寬。要求教師每周聽課1節以上,青年教師每周2節以上,課中、課后要規范完成聽課筆記。評課要有針對性,反饋意見要及時。本學期開展優秀聽課記錄本評選活動。
4.加強教案檢查力度。教案平時采取層級式檢查模式,即教導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員分層負責的方式。要求備課組每周查一次,教研組每月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指出。教導處每月隨機抽查個別學科的教案,期中期末進行兩次檢查并進行反饋。教案要做到規范、實用、超周,實現資源共享。本學期開展優秀教案評選活動。
5.科學布置作業。課堂和課后作業要精心設計,加強作業布置前的作業集備。設計的作業要有層次性,既要有鞏固性練習,又要有拓展性練習,還要有探究性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教師批改作業要及時,反饋方式力求有實效。作業布置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四精”指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四必”即有留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改。教導處隨機抽查。
6.落實學科大單元教學研究和實踐。各學科全面推進大單元教學實踐,推進學生深度學習和核心素養提升,逐步形成大單元知識體系和匯總理論成果。
7.抓好抓實科研,進一步提高全校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在學校科研中心指導下,推進省級課題《青春期心理與家庭教育研究》和《新高考背景下美術特色普通高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普通高中美術生地理核心素養提升》《寄宿制美術特色高中學生心理問題研究》等十一項市級課題推進研究;堅持問題即課題,圍繞學校教育教學實際,繼續推進校級小課題研究,力爭更多的校級課題成長為市級以上研究課題;鼓勵全體教師參與課題實踐與研究,人人有課題。
(二)加強課程建設,進一步豐富課程體系
1.繼續推進“培優強基”工程。三個年級扎實推進培優強基工作,確保實效。逐步健全三個年級培優強基課程的實施方案、課程體系、保障措施和評價標準,促進培優強基課程的長效發展。
2. 繼續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積極打造具有我校辦學特色的科創實驗室,開展人工智能活動;落實教育信息化課程2.0培訓內容,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特色發展的深度融合,提升師生信息素養;進一步打造數字化智慧校園。
3.繼續加強與國內外兄弟學校以及高校的交流合作,豐富學校特色課程體系、開闊師生視野。
(三)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1.多渠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創造條件“請進來,走出去”,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利用外出聽課、學習的機會,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經驗和理念,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
2.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實行“三名”建設,即名師、名班主任、名學生。結合校本培訓做好學校骨干教師的培養工作,創造機會讓他們挑擔子,使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能力。推薦學科優秀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課堂教學比賽和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選拔活動,力爭出成績,推名師。本學期繼續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遴選組建青島六中第二屆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
3.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開展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幫扶結對的“青藍”工程,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開展青島六中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研究課、說課、板書比賽等),開展青島六中優秀師徒評選活動,并予以表彰獎勵。
(四)統籌多元評價,提高教學質量
1.實施有效的教學質量分析。要定期召開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教學質量分析會,班級教導會,抓好教學數據分析,總結經驗,明確方向,充分發揮考試的引領、診斷、導向作用,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以考代學促提升。提倡學科進行單元檢測和階段性測試,繼續規范考試、閱卷和評價等工作。嚴抓考風考紀,進一步提高考試信度,形成良好教風、學風;本學期高二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等學科進行學業水平考試,教師要充分研究學情和考情,做好方法指導和方向引領,做好分層輔導,確保學業水平考試全部通過。
3.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繼續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推進我校教育評價改革,將教育教學常規檢查結果、學考成績、高考成績、師德師風、工作紀律、主動承擔各項工作等方面的表現,在職稱評聘、崗位晉級、評優評先、日常考核、年終考核等方面,作為重要考量因素。
(五)夯實基礎,提高能力,扎實推動高三教學工作
高三年級組織落實好美術校考、全市期初文化課調研檢測和校內美術考試。
2020級高三學生是我市中考改革以“語數英”三科為中考成績的首屆高考學生,同時又面臨著高考的“三新”,即新課程、新高考、新教材。老師們要分析好學情,落實好一生一策,扎實推進“培優強基”工程,實現“提優補弱促中間”的教學策略;老師們進一步認真學習和研究新高考理念方向、《課程標準》、《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及說明,以及分析2020、2021、2022屆近三年的高考試題真題,題型變化、依據高考雙向細目表,提高復習的實效性,注重夯實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指導,切實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