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總則:
1.1 目的:加強對極端天氣事件事故的及時處理,將危害和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查清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杜絕類似事故的發生。
1.2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編制此預案。
1.3?適用范圍:海爾學校。
1.4 工作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干旱、極端降水。
3.發生事故的條件
全球氣候變暖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大背景。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07年1月份和4月份的全球地表氣溫分別比歷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過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為1880年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值。2006年,我國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1℃,為1951年以來最暖的一年;2013年1~7月份,我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4℃,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也是1997年以來的連續第11個偏高年。我國冬季氣溫也明顯偏高,自1986年以來已連續出現21個暖冬;2013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氣溫達16.0℃,創下1840年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2月6日南京最高氣溫達到23.9℃,也為百年來同期氣溫歷史最高值。
4.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4.1?學校領導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組員:安保、醫務室、總務
主要職責:指導極端天氣預防應對措施,依據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政策要求,明確事故預防和各項善后工作開展,監督事故預防措施實施。
4.2?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
組長:安保
成員:醫務室、總務、體育老師
4.2.1?溺水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事故安保辦公室。
主要工作職責:
4.2.2?學校負責組織教職工召開現場會,進行極端天氣案例警示教育,分析極端天氣發生原因,落實預防措施。
4.2.3?安保部門負責提前收集天氣預報信息,并上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針對學校內防暑、抗寒、抗旱、防汛物資、工具等全面排查,確保應急。
5.應急處置程序
及時對學校進行一次全面排查。
5.1?對因排查學校地質危害、校舍安全隱患工作所引起的學校師生學習、生活不便的問題,做出妥善安置。學校通過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開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應急處置相關程序
5.2.1 事故報警程序
極端天氣事故發生后,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安保部、安保部負責人將事故信息上報學校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相關部門,若出現人員受傷,應同時撥打120報警求救。
5.2.2 應急措施啟動程序
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將事故信息報告現場處置指揮小組,現場處置指揮小組接到報警后;各成員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對現場做出判斷,確定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啟動現場處置方案后,應急響應程序要及時啟動。
5.2.3 應急救護人員引導程序
應急救援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后,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偵查、分析、評估,制定救護方案,防止事故擴大。
當沙塵、風暴、暴雨、大雪、嚴寒冰凍等極端天氣發生和出現時,學校先組織有關人員對全校的校舍、電路電線進行安全檢查。
如果極端天氣警報為紅色警報以上的,報主管部門同意后取消極端天氣期間學校的師生活動。
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務必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在極端天氣影響學生正常通行的情況下,經教育局同意,學校可以調整作息時間,采取停課、提前放學、演示放學、通知家長接送、教師護送等安全措施。
學校及時提醒接送學生的家長做好極端天氣來臨前后的車況、路況的排查工作,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如極端天氣給學校設施造成重大損失,在極端天氣過后,學校要立即開展自救減災工作,及時組織教職員工清掃校園,確保校內學生通道暢通,校內重要部位設立警示牌,高危險部位人員撤離,用警戒線、防護網封閉,必要時設專人看管,確保萬無一失。
5.2.4?擴大應急程序
事故超出現場處置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經現場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同意,立即向學校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請示啟動學校應急救援預案。
當沙塵、風暴、暴雨、大雪、嚴寒冰凍等極端天氣發生和出現時,學校先組織有關人員對全校的校舍、電路電線進行安全檢查。
如果極端天氣警報為紅色警報以上的,報主管部門同意后取消極端天氣期間學校的師生活動。
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務必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在極端天氣影響學生正常通行的情況下,經教育局同意,學校可以調整作息時間,采取停課、提前放學、延遲放學、通知家長接送、教師護送等安全措施。
學校及時提醒接送學生的家長做好極端天氣來臨前后的車況、路況的排查工作,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如極端天氣給學校設施造成重大損失,在極端天氣過后,學校要立即開展自救減災工作,及時組織教職員工清掃校園,確保校內學生通道暢通,校內重要部位設立警示牌,高危險部位人員撤離,用警戒線、防護網封閉,必要時設專人看管,確保萬無一失。
? ?報警方式及報告相關內容要求
5.4.1 報警內容
事故報告人員在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報告事故時,應報告如下情況:發生事故的地點、位置、時間、溺水人員受傷情況、典型癥狀、處理情況、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事故發展趨勢和聯系電話等有關內容。
5.4.2 報警電話
相關應急聯系人員電話見附件。
6. 注意事項
6.1?極端天氣事故發生時要以確保學生和教職工生命安全為先;
6.2?要求人出現人員受傷必須及時送醫;
6.3?聯系醫療單位救治時必須以就近為原則;
6.4?如傷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之后才能接近進行救援,避免救援者發生事故;
6.5?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設置臨時照明燈,以便于搶救;
6.6?注意保護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
7.附則
預案管理與更新:本預案由海爾學校安保部負責管理,每年結合集團要求,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修訂、完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