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統籌一體”新農村
青島日報訊 日前,筆者從城陽區獲悉,該區12個社區被列入市級小康示范村;8個社區被評為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云頭崮社區被確定為全國10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之一,是青島市唯一入圍社區……一個個數字彰顯出這里新農村建設的喜人成果。
城鄉建設一體化。城陽區從打破城鄉界線入手,將新農村建設納入整個城市發展規劃,全面統籌全區城鄉規劃體系,全區城市化水平達到63%。累計投入了資金3.63億元,實施了以“硬化、亮化、綠化、凈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化”工程,在全市率先全部達標。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累計投資410億元,完善了水、電、路、排污、供氣、供熱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環境衛生、市政設施、社區物業等實行全時制、精細化管理,建立運行“居民集中投放、社區集中收集、街道集中清運、全區集中處理”的農村社區垃圾清運長效機制,重點區域、路域、流域的道路保潔率和垃圾清運率均達到100%。在舊村改造過程中,堅持組團式開發,將全區230個社區村莊整合為46個居住組團,累計完成39個社區的改造。
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一體化。城陽區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的原則,將居民致富、社區增收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一村一策確定發展路子。目前,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800元、社區集體可支配財力達16.4億元;230個社區中,可支配財力過100萬元的社區達到110個,占58.7%。此外,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長機制、千戶扶貧工程、“殘疾人安居”工程和“光明康復”工程等一系列為民保障體系使城陽區農民像城里人一樣,不再為“老無所養”,“病無錢醫”發愁,使全區居民同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生態建設一體化。堅持生態效益優先原則,把城市森林建設納入城市整體建設規劃,以三大自然景觀帶為主體,構建支撐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先后投入6億多元加快了“綠色城陽”建設,通過對綠色通道、綠色海岸、綠色河岸、綠色社區、見縫插綠和重點區域城市片林、景觀綠地等方面重點建設,打造出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綠色城陽,全區林木覆蓋率達到35.3%,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2%。同時,按照“一區一特色、一路一景觀、一街一景點”的要求對城區、街道、社區、商住區各個層次全面綠化美化,建設出一批園林精品、綠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