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南區委書紀郄晉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市南區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堅持立足黨員真正受教育、群眾真正得實惠、工作真正有新發展,一批滿足群眾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滿意工程”不斷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郄晉生說,市南區先進性教育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體現在用先進性的實踐檢驗市南,解難題、辦實事,切實讓群眾得實惠。市南區相繼實施了建設“一刻鐘社區衛生服務圈”、搭建“愛心助學橋”、健全“社會勞動就業保障機制”、完善“社會救助保障體系”、構建“一刻鐘社區放心購物圈”、創新“社情民意暢通渠道”、改善“社區群眾居住環境”、探索“舊城改造新模式”等8項“群眾滿意工程”。這8項“群眾滿意工程”先后共投入資金2800余萬,其中,已建成8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24個社區醫療站;1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15處老年公寓;為全區2144戶4415名低保人員發放低保金864萬元;建立了市南民意訪問中心,設置了“社情民意信息決策分析系統”和高效處理反饋機制,實現了“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順民意”民呼我應的常態化;投資1000余萬元重點實施了“小街小巷”整治等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二是體現在用先進性的要求發展市南,推進區域特色經濟的科學建設。市南區堅持把樓宇經濟作為財源經濟、人才經濟、信息經濟、物流經濟的總開關,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特色,確立了以樓宇經濟、金融業、軟件業、旅游商貿業為重點的“一樓三業”的經濟發展模式,著力搭建發展平臺,加速推進產業結構升級。2005年市南區實現全區生產總值205.03億元,增長27.1%;在占青島市0.3%的土地上,實現了全市18%的地方稅收。
三是體現在用先進性的標準衡量市南,努力創建和諧社區。我們把加強和諧社區建設,提高社區建設水平,作為檢驗執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標準。市南區全面實施了“社區服務項目化、社區管理網絡化、居民自治規范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和全面加強黨對社區建設的領導”的“四化一加強”新型社區管理服務模式,并構建了以服務群眾為重點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投資4000多萬元,加大了社區公共服務、辦公服務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力度。創新建立了街道虛擬財政體制,使街道區域內的稅收與辦事處收入掛鉤,進一步提高了街道辦事處為居民辦實事的能力。社區“兩委”辦公經費由原來的每年2000元增加到了1.5萬元。全區社區門診、社區購物、勞動保障服務等服務點達到126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