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的管理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9-04-13
來源 : 言實
青島創統科技集團公司是民營高科技企業,主要生產創統自身擁有的知識產權發明專利的應急電源各類產品———EPS,年銷售額過億元,占據著全國EPS電源產品4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總裁隋學禮15年前白手起家,沒用國家一分錢,帶領著員工一步一步地從一個只有七八個人、兩間小作坊式的營銷公司發展到今天擁有8000多萬元資產和全國各省市銷售網絡的電力電子高科技電源產品為主的產業化集團公司。十幾年來為社會創造了10億元價值的產品,為國家交納近6000萬元的稅金。談到創統的成功,隋學禮認為,人性化的“以人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之道。
在隋學禮看來,企業人性化的管理,要與企業文化相統一。創統企業文化中的企業精神是:利益驅動,動態平衡———即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作為企業家要明白企業掙到的錢不是老板一個人的,而是大家的,老板僅是保管錢財的人而已。老板要學會撒錢,要有錢大家花,要為員工提供較好的經濟收入,要讓員工得到比較好的經濟效益而感到自豪、自尊,用經濟效益作為杠桿和潤滑劑,使員工自覺地為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努力工作,不斷得到兌現與提升。
創統的企業文化有著諸多的內容,僅從用人管理上即可見一斑。公司每年新進十幾位大學生,隋學禮讓這些大學生輪流到公司10個部門實習,然后由大學生自己挑部門,尋找最能發揮個人專長的位置,再由部門主管選擇接受。正如隋學禮用一句很形象的話語描述:“是個左撇子的就給他個左撇子的活。”人盡其才,用人之長,識才任用,不求全責備這才是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種雙項選擇分配工作的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的個人興趣和工作積極性,能夠干出很好的成績,因而會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創統的部門是固定的,但人員管理和事物管理是開放型的。不在這個部門的人員可以干這個部門的事,這個人所干的事不是100%的干他所在部門的事,而是另一個部門的事,即干什么事屬于什么部門,而不是什么人屬于什么部門。比如說,干財務的人也可以去干營銷,推銷產品,而不是只有搞營銷的人員才可以干營銷;不在研發部門的人也可以承擔研發項目,“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盡可能發揮個人特長,這也是創統部門開放式管理特色之一。
隋學禮常說,在創統企業文化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表達式,即:收益×環境×明天=留住人才。這是創統留住人才的奧秘——即要給員工創造一個好的經濟收益,同時要給員工創造一個舒適的做事環境,而且是能展現自我的工作,還要有一幅美好明天的藍圖來激勵員工。收益、環境、明天三個要素缺一不可,用乘法相連保持一定的常數,這樣一來人才就留住了,企業也就有了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做好企業文化的同時,隋學禮始終不忘肩負的社會責任。他連續幾屆擔任青島市政協委員,今年又被推薦為省政協委員。做為政協委員擔子重了,社會責任則更大,他始終牢記職責,在公司繁忙的工作之余,投入了大量精力參與活動,他經常深入群眾,聽取百姓意見,開展調查研究,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言獻策,他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積極反映社情民意,他提出的多個提案均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解決后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