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
——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以民為重改善民生綜述
2003年2月24日,在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徐長聚主任代表新當選的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向全市人民莊重表示:新一屆人大常委會一定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牢記職責和使命,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發揚好傳統,再創新業績,為全市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年來,莊嚴神圣的諾言依然余音繞梁、回蕩不息;五年來,擲地有聲的諾言已化為常懷愛民之心、恪盡為民之責的具體實踐。
五年來,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重,制定和修訂的28件地方性法規,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5件,占總數的53.6%;決定的21項重大事項、通過的7件人代大會議案,開展的80多項人大監督工作,大部分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
立法為民,讓法律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權益
“以人為本,立法為民”。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地方立法的保障和促進作用,積極處理好權力與責任、權力與義務等方面的關系,使法規更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
在立法實踐中,市人大常委會注重在立法的源頭推進民主立法,在制定立法計劃階段就廣泛征集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規,在媒體上公開征集意見;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對有關法規草案直接聽取人民群眾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對有重大爭議、社會普遍關注的法規,召開立法聽證會、網上聽證會,廣泛聽取民意。
房屋拆遷一直是城市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拆遷群眾曾既盼又怕,盼的是能盡快改善居住條件,怕的是拆遷補償低。市人大常委會在進行三個月的調研論證后,充分尊重民意,對《青島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對“拆遷區域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作為補償標準等內容作了明確規定,化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城市發展。
冬季取暖關系千家萬戶的利益,能不能讓老百姓冬天過得更溫暖?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領有關人員組成調研論證組,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組織專家對供熱管線和調節技術等進行考察。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多方論證,市人大常委會對《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進行了修改。修訂后的法規充滿人文關懷:提升了供熱溫度、增加了試熱期、延長了供熱期限、明確按使用面積計費。
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的一個個法規,無不體現出以人為本、以民為重的崇高境界。
修訂的《青島市物業管理條例》,規范了停車場(庫)、會所等場所的使用和收益問題,理順了前期物業管理以及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和解決物業收費問題;制定的《青島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以有效防范、控制、消滅規定的動物疾病,確保人體健康為目的,使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有了法制保障;修訂的《青島市禁止制作和限制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順應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呼聲,由“禁”到“限”,倡導了健康文明的民俗民風;修訂的《青島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條例》,保護了乘客及客運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一件件體現民意的法規應運而生,一件件群眾歡迎的法規開始實施,800萬青島人民分享著法律帶來的規范、有序、公平、和諧的生活。
關注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五年來,特別是監督法實施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把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作為人大監督的重點。
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圍繞群眾關注的物業管理、房屋拆遷、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視察、檢查300余次,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財政、生態市建設、奧帆賽籌備以及“兩院”有關工作等55個專題報告或匯報,對農村土地承包法、城市規劃條例等13件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開展了執法檢查或監督調研,對發改委、文化局等15個部門的工作進行了評議,形成調研報告69個。
食品安全是民生熱點,更是市人大常委會監督的重點。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并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的報告》,組織開展了藥品管理法、食品衛生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進一步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管理和藥品、食品安全管理。
為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市人大常委會相繼對社會醫療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等問題開展了視察,通過了“關于盡快建立青島國醫堂”的人代大會議案,提出了《關于建立城鎮非醫保覆蓋人群醫療保障制度的議案》、《關于對不享受“勞保待遇”的老人給予醫療補助的建議》、《關于解決我市老人醫療保險的建議》等。
“打官司難、執行難”等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2005年,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人大代表旁聽法院庭審活動,部分人大代表分別到市和區級法院,對法官的庭審程序、庭審能力和形象等方面進行旁聽。三年來,共旁聽各類案件300余件,參評代表2442人次,增強了審判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促進了公正司法、規范執法。
為了推動民生問題的改善,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市人大常委會對老城區和城中村改造進展情況進行視察和調研,對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社會力量辦學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執法檢查。2004年到2006年,市人大常委會連續3年把農村自來水工作作為跟蹤督辦的重點,促成了2017個村莊通上自來水,解決了138萬農民吃水問題……
一道道民生難題的破解,一項項監督工作的實施,推動了依法行政,促進了公正司法,在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利益的實踐中,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作用日益凸現。
情為民系,始終親民愛民尊重人民
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秉承“由人民做主,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的理念,把以人為本、以民為重轉化為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行動。
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定期看望、聯系代表,征求選民意見建議。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每年都與街道居委會、困難企業建立幫扶聯系。每到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市人大常委會領導都分頭組織代表和機關干部走訪慰問困難戶;組織機關干部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為貧困地區捐款15.3萬元,捐獻衣物1400件,圖書5100冊。
體恤群眾疾苦,重在幫農民走上致富路。2004年,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市人大常委會擔負起了萊西市武備鎮徐豐莊村的幫扶任務。面對荒涼的村莊、負債的集體,市人大常委會選派優秀機關干部掛職,用三年的時間,協調資金360萬元,建起村民致富苗木林基地、農貿市場、紙盒加工廠,建起冷風保鮮庫、140多個蔬菜大棚等,使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近千元,徐豐莊村被萊西市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2005年2月2日,《青島早報》刊登一篇社會新聞,報道一個叫“小草”的女高中生失去雙親,生活面臨窘境。對此,徐長聚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切實解決好“小草”的生活學習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擔負起救助工作,經常看望幫助“小草”,“小草”生病了就及時護送就醫,并為其購買電腦、洗衣機、學習用品等。在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社會各界和學校的共同關心救助下,2006年“小草”考入四川師范大學。
重視并加強信訪工作,積極解決群眾利益訴求。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辦理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和申訴控告,對信訪群眾給個“公道”,做到態度端正,處理公正;給個“明白”,對信訪問題的是非、結果給予負責任的答復,認真解決應解決能解決的問題;給予“教育”,多做釋疑解惑工作,引導群眾不僅“信”訪,更要“信”法;給予寬容,對信訪群眾一時一事的不理解、不禮貌多包涵多寬容。五年來,共處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28608件(次),妥善處理集體訪296起。
五年來,以民為重、改善民生的生動實踐,讓人民群眾聽到了市人大常委會促進青島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鏗鏘腳步聲,感受到了共產黨執政、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看到了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先進性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