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工作會議召開后,青島市國稅局迅速組織市局和基層局兩級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各處室負責人廣泛進行了學習討論,在加強稅源經濟建設,服務全市經濟發展等方面詳細研究制定了具體的貫徹落實措施。
一、提高認識,解放思想,迅速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工作會議精神上來。按照省委提出的“二十六字”要求、市委提出的“破滿、破難、破低、破慢”的要求以及青島市應怎樣當好龍頭、國稅部門如何為建設龍頭城市做貢獻等內容,組織廣大干部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通過討論,一方面使廣大干部進一步了解青島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方向,堅定建設和發展青島的信心和決心。另一方面,主動以省委、市委的要求為標準,認真查找國稅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切實把思想認識提升、統一到市委工作會議精神上來,真正做到站在高起點、瞄準大目標、實現新跨越,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要更快、質量要更好、水平要更高,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全市更快更高更好地發展。
二、強化稅源經濟分析機制,提高稅源分析針對性和及時性,為加強稅源經濟宏觀管理提供依據
加強與其他經濟管理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對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和重點建設項目深入調查分析,及時準確地把握稅源經濟建設總體情況和發展趨勢。
?。ㄒ唬┥钊腴_展稅源經濟調查工作。重點圍繞青島市主要經濟發展目標:“港口、旅游和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家電電子、汽車造船、石油化工和新材料四大產業基地,家電、電子、石化、汽車、造船、港口六大產業集群”以及“樓宇、物流、會展和循環”等新興產業,從稅收貢獻的角度,進行稅收評估,重點評價其對地方財政的貢獻能力,以及其對所帶動發展的相關行業、企業的稅收影響,形成稅源分析報告。
?。ǘ┒愂帐杖雽Φ胤截斦暙I分析。從提供地方財力的角度,就現有的稅收結構中各個稅種財政分配比例與地方財政的獲益情況,重要行業、企業或產品對青島財政貢獻情況,以及宏觀稅負與稅收彈性變化情況等進行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三、強化稅源控管機制,防止稅源流失,鞏固稅源經濟建設成果
充分利用稅收收入分析成果,依托現有“一戶式”、CTAIS系統等信息化手段,發揮稅收管理員作用,加強對稅源日常監管,監控到戶,責任到人。加強納稅評估,及時掌握稅源變化情況,提高征管效率。不斷提高選案水平,加大稽查查處力度,防止稅源流失,使稅源增長與我市的經濟發展相協調。
?。ㄒ唬┩七M分類管理,加強稅源監控。對于重點稅源企業,重點監控納稅人關聯交易、物流、資金流等情況,以及改制、重組、增資、擴股、擴產、促銷等生產經營行為對稅源可能帶來的變化;對于中小稅源企業,重點監控納稅人稅收管理遵從情況;對稅負異常企業和行業,重點查找企業是否發生了偷漏稅和轉移稅收行為以及稅收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切實提高征管質量,防止稅源流失。
?。ǘ┘訌娦屡d行業戶籍管理。加強對樓宇、物流、會展等新興經濟行業和產業的稅收控管,及時將增長的稅源轉化為稅收,形成專題報告,提出加強稅收征管的具體實施意見,及時采取有效的征管措施。
?。ㄈ﹪绤柎驌羯娑愡`法犯罪活動。重點查處非法印制倒賣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出口退稅以及利用造假帳偷逃稅等案件,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
四、進一步完善稅收服務機制,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的軟環境
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件大事”、“十個重大經濟發展問題”、“三個發展的亮點”等要求,堅持從經濟到稅收,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主動為各級政府培育稅源經濟提供服務,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的軟環境。
?。ㄒ唬┘皶r足額兌現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購進國產設備抵免所得稅、飼料、資源綜合利用、軟件產品、福利企業、校辦企業、糧食企業和涉外稅收優惠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全市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強出口退稅工作,深入落實出口退稅機制改革的各項措施,加強“免抵退”稅管理,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出口騙稅。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協調,及時解決在落實退稅新機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進一步加快退稅審核和退付速度,促進全市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ǘ┱J真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稅收貢獻評估工作。主動配合好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對現有招商引資項目特別是投產實現收入的項目進行調查測算,評估招商企業稅收對財政的貢獻能力,出具稅源評估建議書,促進招商引資項目稅收質量的提高。
(三)進一步落實好稅源經濟建設聯絡員制度。明確具體的聯絡部門,設置稅務聯絡員,主動為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提供稅收服務,及時反饋稅源經濟建設情況和發展趨勢。
?。ㄋ模┻M一步落實好大項目稅收專人負責制度。凡是列入全市經濟發展規劃的大項目和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安排專人負責,設立個案服務快車道,在政策咨詢、辦理登記、領購發票、納稅申報、稅收籌劃及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實施個性化服務。
(五)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不斷提高行政效率。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深化稅收行政審批改革,落實涉稅事項備案制,制定和落實行政審批事項工作規程,明確審批事項責任,進一步規范各類稅收審批事項的設立,簡化審批程序,嚴格責任歸屬和追究,進一步提高審批工作質量,提高行政效率。
?。﹦摻ǘ愂辗掌放?,提高服務水平。在原有“12366國稅服務熱線”、“陽光國稅”和“姜崇國—納稅服務無障礙”等服務品牌的基礎上,以“公開、便捷、尊重”為主題,積極創建全市國稅系統主題服務品牌“稅稅通—辦稅服務直通車”。一是加強辦稅服務廳功能管理和視覺管理。制定了《辦稅服務廳功能規范(試行)》,不斷整合主體服務區、納稅輔導區、自助辦稅區和輔助功能區相關內容,實現辦稅服務廳的標識、流程、品牌、告知“四統一”,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納稅環境。二是加強辦稅服務廳各項制度管理。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服務承諾、崗責體系和效能投訴機制,規范各項服務行為。三是建立健全服務品牌監督評價機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系統內部的明察暗訪,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品牌的“含金量”。建立與社會各界的信息溝通渠道,及時聽取各方面對服務品牌的意見和建議。四是進一步完善納稅服務體系,落實服務標準,優化辦稅流程,簡化政策審批,切實保障納稅人的各項權利。轉變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技能,加強與納稅人之間的交流溝通,滿足納稅人的服務需求。創新監督方式,暢通納稅人投訴渠道,采取各種方式,對稅收服務工作質量進行評價。五是精心培育服務理念。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和服務措施,豐富服務品牌的內涵。教育干部進一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服務觀以及以納稅人為中心的理念,并將理念轉化為務實有效的服務措施。大力宣傳樹立在納稅服務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用有國稅特色的文化引領和詮釋服務品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