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對社會治安滿意率:95%以上
青島日報訊 日前,江西路某樓座201戶因衛生間漏水,致樓下住戶墻面受損,樓下住戶多次要求賠償未果,就將通往樓上的供水管道切斷,群眾涉法訴求工作站獲悉此情后,立即派員現場調查,從法律、情理等方面耐心疏導,很快化解了這一鄰里糾紛;家住徐州路的困難居民蘇女士家前不久被盜,沒幾天,她就在區和街道辦組織進行的治安聯保限額保險中得到了300元補償;新安路小區作為開放小區一度接連發生入室盜竊案,街道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該小區進行了半封閉改造,并規范建立了群防群治隊伍,使小區治安狀況大大改觀……
這是發生在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轄區的幾個平安建設鏡頭。該街道辦黨工委書記楊家喜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平安創建就要與為民排憂解難緊密相融,使群眾得實惠、社區創和諧。”
近年來,“平安青島”建設這一全局性、戰略性工程在島城全面鋪開,在城鄉處處結出了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豐碩果實。
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平安創建納入總體工作部署,特別是2003年以來,高起點、高標準地打出了“平安青島”創建品牌,明確提出了把青島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最穩定、最和諧城市之一的目標任務。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相繼出臺了“平安青島”建設規范性文件50余個,進一步細化明確了基層、行業等平安創建標準。
在“平安青島”建設進程中,我市圍繞全面提高城市安全管理能力,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諧感,不斷創新思路、頻出力舉——堅持不懈開展“破大案、追逃犯、打流竄”、打擊“兩搶一盜”等嚴打集中行動以及針對娛樂服務場所“黃賭毒”、建筑工地“痞霸”等專項整治,公、檢、法、司等政法機關依法從快從嚴懲處犯罪,形成強大震懾力;以迎辦2008奧帆賽為契機,強化人防、物防、技防等治安防控機制,落實全天候、網絡化巡控體系;實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程,刑釋解教人員教育、改造、幫教、安置一體化工程,“以房管人”暫住人口規范化管理工程,預防遏制違法犯罪;從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入手,加強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推行綜治、司法、信訪、調解等“四位一體”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工程以及“和諧信訪”工程,創新建立行政、司法和人民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工作機制,有效減少了不穩定因素;建立健全城市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完善交通、消防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
著眼于鞏固“平安青島”建設的根基,形成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我市積極探索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創安體系——完善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群防群治組織為基礎、基層政法綜治組織為骨干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網絡;在街道、鄉鎮和社區、村莊及樓院組織開展“十百千”基層平安創建活動,形成了城鄉一體、整體推進的基層創安新格局;廣泛開展了平安電力、機關、學校、餐飲、建筑、交通、旅游等行業創安規范化建設,促使各行各業創安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壯大協警和群防群治隊伍,目前全市共有1萬多支群防群治隊伍、6000余名保安和5000余名協警;大力表彰見義勇為積極分子,規范建立見義勇為基金,去年以來共表彰了600余名見義勇為積極分子。
正是“平安青島”建設的扎實深入推進,近年來,全市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火災事故等衡量社會治安的主要指標均呈下降態勢,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不斷提高,穩定保持在95%以上;我市相繼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首屆(2007)中國最安全城市”稱號。